辽宁中新:

一家软件企业如何炼成“硬实力”

2024年08月23日 版次:08        作者:张树仁 孙思达 本报记者 佟海艳

辽宁中新自动控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不足200人的软件企业,拥有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50项,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称号,产品远销五大洲11个国家和地区。

近日,记者走进辽宁中新自动控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宁中新)办公楼三楼会议室,挂满证书的“荣誉墙”映入眼帘——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辽宁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辽宁省工业企业创新产品……这样一家不足200人的软件企业,如何炼成“硬实力”?带着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辽宁中新董事长王行。

年营业收入的7%作为研发费用

王行告诉记者,辽宁中新有一条不成文的“硬性要求”——每年要将营业收入的7%作为研发费用。同时,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占比达到了40%。她认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加大研发投入,炼成“硬实力”。

矿山领域的重要科技成果一键磨矿技术,就是辽宁中新“硬实力”的一个具体体现。王行介绍,这项技术由辽宁中新自主研发,嵌入一键磨矿技术的智能专家系统可以基于工业物联网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矿山深度融合。为实现一键磨矿的自动化操作,辽宁中新科研团队每天在实验室工作的时间超过14个小时,经过近两年的艰苦攻关,这套系统终于研发成功,将选矿效率提高了30%、生产成本降低了20%。“尽管我们在研发过程中面临了很多次失败,但是我们没有放弃,坚持加大投入,最终迎来了成功。”王行说。

得益于研发上的投入,辽宁中新的创新势头越来越猛、发展劲头也越来越足。目前,企业拥有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50项、正在受理的知识产权7项,拥有企业标准1项,正在参与起草行业标准2项、团体标准2项。研发投入越大,享受的税收优惠越多。近年来,辽宁中新一直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我们将享受到的税收优惠全部用于完善研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王行说。

海外客户遍及五大洲11个国家

在辽宁中新的厂房里,记者看到一台巨型起重机正在吊装一个个集装箱。王行告诉记者,集装箱里装载的是企业的王牌产品——预制模块化户外机房(E-house),待装载完毕,这些产品将运送至澳大利亚客户手中。作为传统现场建筑施工的替代解决方案,辽宁中新的E-house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不但填补了国内此类智能装备的空白,而且深受国际市场欢迎,远销五大洲11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辽宁中新海外销售额已经接近去年全年出口额的80%。

早在2009年,辽宁中新就着手布局海外市场。2011年,辽宁中新在澳大利亚成立了全资子公司。经过多年的积累,辽宁中新澳大利亚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具备当地机械、结构、电气资质,相关服务经验丰富的工程公司。跨境交易的税务处理较为复杂,企业可能面临如何合规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如何有效应对税务检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问题。

王行回忆,在澳大利亚投资开发的过程中,辽宁中新发生了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业务,由于业务较为复杂、参与主体较多,企业在报关、会计处理及出口退税等方面遇到问题。了解企业的情况后,国家税务总局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积极协调海关、外汇管理局和银行,共同辅导企业合规办理报关业务、取得出口退税款。这次经历让王行意识到,“走出去”过程中要加强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用好税务部门推出的《国别投资税收指南》《“走出去”税收指南》等知识产品。同时应及时处理税务部门提示的税务风险,增强企业跨境交易税务处理的合规性。

积极拥抱2500亿元大市场

最近,辽宁中新成功研发了矿石颗粒度智能分析系统、球磨机负荷量智能预测系统和浮选精矿石品位智能预测系统,打破了过去选矿磨矿凭感觉、靠经验的传统做法,既能减少工矿企业的人力物力投入,又能提高其生产效率。王行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数家国内知名企业寻求合作,这一系列产品有望成为企业新的“王牌”。

为鼓励软件企业发展,国家出台了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辽宁中新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之一,仅2023年就收到110多万元的退税款。王行认为,我国持续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优化丰富了企业成长和创新全生命周期的税费政策支持体系,逐步畅通了“以减税促研发、以研发促发展”的良性发展路径,让企业向“新”攀“高”的信心和底气更足。

提起未来发展,王行认为,传统制造业与软件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软件行业企业发展的主赛道。近年来,全球矿山智能化建设领域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21年,全球矿山智能化建设领域市场规模已达1600多亿元,预计到2027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我们将在用好国家各项支持政策的基础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硬实力’更好地拥抱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主动权。”王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