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发布的“2024活力街道500强暨中部100强、西部100强”榜单显示,青岛市有21个街道上榜。其中,西海岸新区有珠海街道、滨海街道、胶南街道等9个街道上榜。
在这些活力街道的发展中,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黄岛区税务局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始终立足纳税人缴费人的需求,通过社会联动共建等方式,将税费共治延伸到街道社区,共绘税收治理“同心圆”,推动税费服务管理跨部门“横向并联”实现最大效应。
解诉求 街道设置办税点
“我们街道的便民服务中心内有几个醒目的二维码,经了解才知道,这是税务部门面向我们纳税人缴费人开设的税费政策宣讲站和意见建议收集箱。”青岛奥泰建材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傅延新说。
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黄岛区税务局持续深入推进便民办税,与辖区内镇街协同共治,不断探索网格精细化服务举措,在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创新设置“网上便民办税区”和“税费服务角”,同步开展意见建议征集活动,实现疑难事项有人管、意见建议扫码提交。
傅延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扫二维码提出了自己的诉求,没想到很快便得到税务部门的回应。“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税费政策,但是具体哪些适应、怎么适用,有时着实拿不准。在通过扫码提交企业招用退役军人相关优惠政策问题后,税务干部与我们联系,不仅把政策讲解得明明白白,还耐心辅导我们申报享受。这些暖心举措激发了我们投身经济发展的信心。”
在高效响应纳税人缴费人需要的同时,黄岛区税务局依托税收数据应用提升工程,不断提升数字素养,逐步加大对意见建议数据库和税费诉求数据库的分析力度,以诉求分析促精准施策、更促治理提升。
优环境 街道都有服务小站
自胶南街道“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小站”挂牌成立以来,黄岛区税务局便将服务管理融入街道“1+N”服务企业包联模式当中,将小站建设作为强化征纳沟通的新桥梁、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的新途径。依托小站联合多职能部门举办座谈会、交流会,黄岛区税务局一站式讲解惠企税费政策,零距离了解企业发展情况,为企业提供更优的服务措施。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让我们能有更多流动资金投入生产及产品研发。”青岛大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赵燕说,作为国内独立研发数控冲床系统的先驱,该公司专注于创新研发,入选了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扣除比例提升后,为加快支持创新主体释放创新活力,黄岛区税务局依托小站实现以“资源链接、部门协同”为重点的精细服务体系,第一时间向大东自动化科技送上“热乎乎”的新政,并对企业实行“立项—核算—归集—享受”全过程辅导,为企业创新发展添力。
讲政策 “开业第一课”进街道
当夜幕降临,一个又一个光影璀璨的景点,让人们体验到“越夜越精彩”的氛围感。
滨海街道乔家洼商业街区作为集主题美食、风雅市集、文创潮流、深夜食堂、街角驿馆于一体的农村商业综合项目,助力打造“环古镇口人才创新圈”消费活力带,不断推动商业服务、高端文旅、创新创业等资源要素集聚发展。
“这是一场特别的‘公开课’,正愁怎么开具发票,税务干部就手把手辅导我们操作。鼠标点一点,发票就开好了。税务部门的‘开业第一课’对于我们创业就业开好头、起好步帮助很大。”乔家洼商业街区内一家开业不久的餐饮店负责人王女士说。
开业初期,黄岛区税务局干部带着干货满满的“开业第一课”走进乔家洼商业街区,围绕“全程网上办”“非接触式”办税理念,将最新税费政策、申报操作流程、发票申领等相关知识进行分类梳理,打造了“开业第一课”合集。开业第一课面向街区新办纳税人开展政策辅导,解决了他们对税费政策不了解、办税业务不熟悉等问题,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街道是距离居民最近的地方,如今已渐渐成为城市竞争新战场、城市形象新IP、便民消费新场景、营商环境主阵地。青岛税务部门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力街道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