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通化:边走边学 感知“路上”的税法课堂

2024年08月27日 版次:05        作者:本报记者 何爽

在331国道上领略沿途风景,在高速路口感受公路建设的变迁,在“红旗车”4S店体验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在办税服务厅了解车辆购置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向纵深开展,国家税务总局通化市税务局联合全国税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通化市少年税校(通化市沿江小学)抓住暑期这一“黄金时点”,推出“走进生活+体验税收”系列活动,沿江小学四年级、五年级30余名学生在暑假期间参加了两期税收普法研学活动。

带着问题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以前的省路是什么样的?”“当年开车去长春需要多长时间?”“为什么要建高速公路?”……

为了让学生们感受改革开放之初公路少、行路难的状况,研学第一天,通化市税务局税收辅导员陈明欣带领沿江小学四年级、五年级部分学生来到通化通往长春的“老省道”。

“现在从高速路去长春只要2个多小时,咱们看看以前需要多长时间。”税收辅导员陈明欣为同学们讲解,“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通往省城的公路,路面坑坑洼洼,晴天一车土,雨天一车泥,单程要6个多小时,拉水果和蔬菜的货车更慢,极大地阻碍了城乡经济发展……”“老师,那是不是就得赶紧修路啊!”“是不是就修了高速路?”学生们纷纷提问。看到引起学生的兴趣,陈明欣趁热打铁道:“对,是要修路,但首先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就这样,陈明欣从车辆购置费的开征讲到车辆购置税,从车购税的贡献讲到全省高速公路的发展,从新旧路况的对比又讲到了城乡均衡发展。

在此次研学活动中,启发式教学成为税法普及的“敲门砖”,税收辅导员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在讲解中,根据观察学生的反应和状态,适时调整讲解的内容和方式,并以启发式提问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变化,了解到税收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平时的校园普法中,我们注重收集青少年学生对税收领域感兴趣的事,要求税收辅导员把学生关注的、有疑问的、有争论的地方记录整理出来,并由教学小组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轮教学重点。”通化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宣传中心主任刘泽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新能源汽车,学生们对购买新能源汽车有什么税收优惠政策,二手车交易是否缴税等话题颇感兴趣。通化市税务局就把车购税作为暑期研学的内容,并增强宣传的趣味性。

“绿牌子”智慧节能,现场试了才知道

在“红旗车”4S店里,导购员轻轻按一下手机键,新能源汽车车门就开启了,同学们立刻被车内导航、在线音乐、视频播放等功能所吸引,导购员演示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后,同学们更感新奇。

“新能源汽车采用电力驱动,相对传统燃油车减少了尾气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车购税的出台,不仅推动了交通基础建设,同时也在推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作用。刚才,那位同学说他家刚买了一辆‘绿牌’汽车,不用加油。老师想告诉你们,那个‘绿牌’汽车还不用缴税呢。”在研学活动中,税收辅导员为学生们讲解了机动车类型和二氧化碳排量的关系,以及购买新能源车能享受的税收优惠。

在警保税联动车驾管服务站,税收辅导员带领学生们体验车购税缴纳、车辆保险办理、机动车辆注册登记全流程“一站式”的办理服务模拟操作。“我现在知道了,缴税、办险、落牌可以一次办理,买辆新车就可以开了。”沿江小学四年级学生冯嘉俊说。

五年级学生姜奕晨的家长说:“孩子回家后把这两天的见闻讲给我们听,还告诉我新能源汽车的好处和能享受的税收优惠,感觉孩子在活动中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通化市沿江小学副校长王鹏飞表示:“暑期研学是开展普法教育的很好方式,同学们在假期中能体验到很多在学校里体验不到的内容。”据了解,通化市税务局在此次研学基础上,还制作了《个性鲜明的车辆购置税》普法教育宣传片,随后将在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向全市50余所中小学普及推广。

通化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权晓莉表示,“培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是暑期研学想要达到的效果。下一步,该局将通过教学资源与社会资源有机融合,培育青少年法治意识,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宣讲税法知识和税收政策,使其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