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是实现全民守法的长期基础工作。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指出,“大力开展税费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持续深化青少年税收法治教育,发挥税法宣传教育的预防和引导作用,在全社会营造诚信纳税的浓厚氛围。”
依据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税务部门应当积极承担面向社会普及税法的责任,增强公众税法意识,提升税法遵从度,结合实际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税收普法活动,构建普法工作人人参与、普法成果全民共享的税收普法新格局。
税收普法应加强税收文化、法治文化的有机融合,使税收文化和法治文化润物无声地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税收普法宣传中,应充分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将其与税法宣传教育结合起来,比如南通税务以木偶戏、版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递普法新风尚。同时,税收普法宣传也应用好红色资源等特色资源,比如瑞金税务充分发挥全国税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财政人民委员部税务局旧址的作用,开展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税收普法之旅。
加强青少年税收法治教育是税收普法工作的重点,对于促进青少年从小树立税收法治观念,增强税法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面向青少年的税收普法宣传要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和法治教育规律,坚持以学校法治教育为主,积极探索在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税法宣传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同时积极开拓校外“第二课堂”,开展有声有色、有力有效的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的税收普法活动。比如通化税务在暑期推出的“走进生活+体验税收”的税收普法研学活动,引导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税法知识,实现税收普法“培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实效性和长期性。
(作者系辽宁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