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博会上,贵州税务的“待客”之道

2024年08月30日 版次:01        作者:本报记者 张聪 实习记者 孙修琦

8月28日—30日,以“数智共生:开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未来”为主题的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在贵阳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1200多名嘉宾、300多家企业参展。

作为国内首个以数据为主题的大型国际博览会,数博会代表着当前世界数字产业前沿趋势,引领着大数据发展的风向标,自2015年在贵阳首办,这次已是第十届。十年来,数博会吸引了全球大数据行业的持续关注。十年来,贵州省税务部门坚持以精益求精的服务助力数博会越办越好。

“贵客”到来,自有“贵人服务·黔诚税悦”

“热情而专业,细致又贴心”——这是过去九届数博会中,参展人员对税务志愿服务者的评价。而在本届数博会上,贵州税务志愿服务团队以“场内服务+场外保障”的方式助力数博会举办,又一次诠释了“贵人服务·黔诚税悦”的服务理念。

“这是‘税路通·e路黔行’的中英文介绍,请大家熟记在心,展会上有人咨询时要能及时答疑……”数博会召开前夕,在与数博会隔街相望的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税务局,来自全省各地的5名税务志愿者正在温习着相关服务知识。

时针拨回数博会召开前的1个月,贵州省税务局向全省召集精通各类外语的税务干部担任志愿者。过去的30天里,志愿者参加集中培训,学习政策宣讲、现场答疑、投诉受理等相关知识,确保以最好姿态迎接各地来黔“贵客”。

不仅如此,早在7月初,贵州省税务局便积极配合数博会执委会安排,邀请各方嘉宾参会。与此同时,贵阳市税务局通过电话问需或实地走访等方式,向本市参加数博会的企业收集具体涉税服务需求,并根据企业需求定制“税务服务套餐”。

为更好服务数博会参会企业,数博会举办地贵阳市观山湖区的税务部门召集一批业务熟练、具有多语言基础的税务干部,组建“青年服务先锋队”,在数博会期间提供粤语、苗语、侗语等地方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涉税办理服务。同时,观山湖区税务局还组建“一刻钟税费便民服务站”,开通24小时服务,随时满足参会企业的涉税服务需求。

心中有“数”,税收举措添色“多彩贵州”

作为全球大数据行业盛会,数博会是世界看见“多彩贵州”的窗口。如何为数博会相关企业提供更好更细的税收服务,如何助力周边餐饮、住宿企业更好服务参会旅客?贵州税务部门不断怀“问”于心,以求做到服务心中有“数”。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数博会上,贵州税务的“待客”之道

从7月起,观山湖区税务局一支名为“一帆解难”的税收服务团队多次走访会展中心周边餐饮、住宿企业。他们向企业收集涉税服务需求,分类发放宣传手册,为42家餐饮、酒店、停车场和布展企业临时提高开票额度,为28家企业优先办理电子发票业务,确保他们顺利办理数博会期间激增的开票业务。

为数博会提供技术支撑的贵阳块数据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已多次接待到访的高新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贾霜。“税务部门非常关注公司的经营,对我们实施了‘定向服务’,通过精准预判,指导我们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422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138.19万元。”公司财务负责人杜花说。

每届数博会的举办,不仅吸引大量数字企业“看”过来,更吸引不少企业“留下来”。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从“看过来”到“留下来”的企业。公司董事长汤寒林介绍,他2016年专程从上海来到贵州参加数博会,会后便决定在贵州贵安新区创立公司。

“资金、土地、市场培育、税务等各方面的支持,包括贵州的美丽景色和宜人气候,都是吸引我留下来的原因。”汤寒林说,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贵安新区税务局对他们实施了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开办期提供了“新办纳税人套餐”服务,帮助公司财务快速掌握涉税操作,在建设期时又全力兑现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压力。进入投产期后,税务部门提供“私人定制”服务,帮助企业避免各类涉税风险。

乘“数”而上,税务力量共建“中国数谷”

十年数博,不仅见证了全球大数据的蓬勃发展,也见证着贵州在大数据发展中筚路蓝缕到“中国数谷”的蝶变过程。一个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内陆省份,何以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前列?缘何成为全球集聚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为何能担起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区的使命?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贵州税务的一系列数字提供了答案……

十年来,贵州省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土地支持等方面入手,大力发展数据中心、智能终端以及数据运用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18年以来,贵州税务部门结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85%以上为小型微利企业的实际,利用“税银互动”帮助相关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获取纳税信用贷款25.86亿元。今年上半年,贵州省大数据领域项目完成投资186.87亿元,同比增长32.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856.2亿元,相比5年前增长400%。

十年来,贵州致力营造开放包容、鼓励创新的良好数字生态,精心呵护新业态、新模式,加快经营主体培育。2018年,贵州省税务局出台《关于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助推贵州大数据战略行动的实施意见》,从税收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大数据应用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推出20条工作举措。2023年,贵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经营主体登记户近4.3万户,较2015年增长12倍。数据显示,目前贵州已推动3万余家企业上“云”用“云”,全省“数实融合”发展水平达到46.5。

如今,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成为全国第一家数据流通交易场所,入驻数据商达885家,产品总数达2194个,交易额超52.49亿元;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互联网+大数据开发远程医疗平台,累计向27个省提供60余万例次医疗服务,成为中国互联网医疗的一块招牌……在贵州大地上,一幅由数字经济引领的高质量发展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面对贵州以大数据产业乘“数”而上的发展大计,贵州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丁习文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税务总局党委要求,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持续优化服务举措,落实落细税费政策,加大数据产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不断为贵州高质量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贡献税务力量,助力数字中国战略建设大步“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