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税务:精细服务绿色化工产业园

2024年09月02日 版次:03        作者:本报记者 阚歆旸

鸟瞰坐落于云溪区的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巨型炼化设备密布,施工塔吊高耸入云。据园区管委会主任薛冬武介绍,目前园区入驻企业数量达到27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3家,年产值过亿元企业60家,税收过亿元企业4家,被纳入全省重点发展和培育的“千亿园区”和“千亿产业集群”之列。园区2023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321亿元、税收126亿元,亩均税收达58万元,排名全省第一,同时在赛迪顾问发布的2024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榜上位居中部地区第一位。

走进湖南聚仁化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生产线高效运转,一批批己内酯产品从这里出发,销往国内外多家化工企业。“目前,公司已建成投产5000吨/年己内酯及其衍生物配套生产装置,申请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25项,授权18项,打破了国外40年的技术垄断,成为国内唯一能工业化生产己内酯产品的企业,为下游高端产品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聚仁化工新材料主要负责人王函宇介绍,“企业实现科研创新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税务部门精准输送政策‘养料’,助力我们稳步实现技术提升。”去年以来,公司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850万元。“税收支持是企业敢于创新的底气,我们将把研发重心放在可降解材料领域,为企业发展、环境改善作贡献。”王函宇说。

为做精做实服务现代石化产业链建设,岳阳税务部门聚焦石化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动态跟踪企业发展难题,提供诉求加速处理、堵点问题联席研讨等专属服务,积极主动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为企业想办法、谋实招,通过政策上门、服务上手,帮助石化企业逐步形成了“创新研发—享受优惠—加大研发”的绿色链条。

今年初,中石化湖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正式实现从原油加工到现代特色化工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作为全省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基地和化工材料生产基地,湖南石化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

“从原巴陵石化、长岭炼化联合成立项目建设工作组织机构,到完成工商注册实现一体化运营,再到前不久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酯化法环己酮装置B线一次开车成功,过程十分不易,推进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很多复杂的涉税问题。”湖南石化总会计师胡腾飞回忆道,“税务部门的服务贯穿企业合并全过程。税收服务团队经常加班加点开展合并清税指导,及时为企业排查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解答疑难问题。”

岳阳市云溪区拥有28.8公里的长江黄金岸线,与城陵矶新港、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连成一体,优越的资源条件为物流产业带来了发展基础,成为航运物流的要塞、铁路物流的枢纽、化工物流的重地。税务部门积极作为,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精细服务现代化工配套产业链建设。

岳阳森凯仓储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化工产品仓储和运输、成品油销售及化工产品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企业,更是一家5A级物流企业。该公司总经理李焱军说,自公司成立运营以来,企业开办提速、优惠政策宣讲、项目涉税申报等税收服务都非常便捷高效。“虽然现在有不少支持我们物流企业发展的好政策,但像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我们很多时候还是吃不准、摸不透。”李焱军说,了解到企业诉求后,税务部门针对企业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宣讲。“有了税务干部的政策上门解读,我们心里踏实多了。”李焱军算了一笔账,自2023年以来,公司已享受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3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