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海燕,是一名返乡创业的90后“新农人”,大家都叫我“养鸽王子”。转眼又快到中秋节了,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回想起2016年刚开始创业时的情景。
踏上回乡创业路
我的创业历程,离不开两次重要选择。2010年高考,我考上了江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4年后又考上本校畜牧兽医专业硕士研究生。我那时就坚信,生态循环农业一定大有发展。2016年6月,研究生毕业后,我放弃城里大企业抛出的高薪“橄榄枝”,回到家乡江西省遂川县巾石乡罗文村,创办生态鸽养殖基地。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创业?其实,早在读研期间,我就着手准备创业。经过到多处参观学习,我发现肉鸽养殖最快18天就能出栏,成本不太高,风险更容易控制,适合初次创业者。为了少走弯路,我还到其他养殖场实习了几个月。
研究生毕业前,我和两位校友商量合伙,我们几人筹集到60多万元启动资金,2016年9月开始建厂房,并注册了商标。从此,我踏上了回乡创业之路。
虽然我有专业知识,也有实习经验,但是由于对周边环境调研不足、想节省建设成本等原因,导致厂房验收不合格,只能推倒重来。直到2017年2月,占地600多平方米的厂房才完成合格验收。
这次小小的挫折,让我吸取了教训。场地问题解决后,接下来是肉鸽饲养问题。我很注意细节,自己动手调配营养均衡的饲料,用玉米、小麦、高粱等杂粮取代精饲料,还从村里引来山泉水作为肉鸽的饮用水,提高肉鸽抵抗力。
经过不懈努力,公司逐步走上正轨。2020年,公司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陆续申请专利27项,获批专利11项。2023年到今年7月底,公司实现免税销售额4200万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200多万元。
公司里来了“税务管家”
“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有什么税收扶持?”“享受税费优惠政策需要符合什么条件?”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税务干部多次登门,耐心辅导我相关涉税业务,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罗文村地处偏远,跑一趟县城税务局不容易。有一次,由于我对征税与免税项目分不清,在填写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时,把免税销售额填入了“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3%征收率)”栏内,系统自动产生了应纳税款。
正当我不知所措时,税务部门派来一名税收管理员,辅导我根据涉农企业特点,以及大学生创业就业扶持等政策,办理税收优惠备案。税收管理员把各项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涉及的税种、税目、适用税率等事项告诉我,还教我免税项目怎样填报、如何区分“征税”和“免税”、怎样分开核算以充分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等等。
为了能顺利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国家税务总局遂川县税务局的几位“税务管家”协助我跑县科委、财政、工信等部门,完善各种申报资料。同时,针对研发费用在归集、管理、分摊等方面的难题,税务干部多次上门辅导,确保公司财务人员准确掌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
正是得到各方的有力支持,我的公司快速发展,我也成了大家眼中的“养鸽王子”。这几年,我获评首届“江西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还被聘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会员、江西省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等。
眼下,公司产业链不断延伸,现已涉及育种、养殖、屠宰、加工、生鲜供应、观光农旅、餐饮等多个领域。肉鸽也由最初的1500对发展到7万多对。2023年,公司的肉鸽销量、存栏数都达到江西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