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在十道巷子里的点滴温情

2024年09月02日 版次:07        作者:杜茂昌

今年上半年,税务干部王珏丽创作的报告文学集《十道巷子》出版并入选“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该书讲述了她担任工作队第一书记时深入社区开展工作的故事。我用3天时间看完了全书,内心久久不能平复,仿佛追随着书中的驻社区工作队队员,回顾了他们两年多走过的历程,感悟他们投身社区工作遇到的形形色色的琐碎、困惑与辛酸,以及工作推进中体会到的欢欣、鼓舞和振奋。

驻社区工作是山城阿勒泰为促进民族团结推行的一项制度。2018年,国家税务总局阿勒泰市税务局副局长王珏丽带领4名税务干部组成工作队,来到十道巷子社区,服务社区居民,为大家排忧解难。4名队员分别是热心肠的叶尔波拉提、暖心的古丽姐姐、“啥都会干”的努尔兰别克和90后青春洋溢的阿远。他们从报到那一天开始,便主动与社区群众交友换心。

《十道巷子》犹如一首娓娓道来的协奏曲,奏出了队员们全心全意帮扶的真情实感。驻社区后,王珏丽多了一重身份——工作队第一书记。书中,既有她处理工作时的细心冷静,也体现了她对队员的理解和包容,同时还写到她自己并不是万能的,依然会“意气用事”,有血有肉的形象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

在《李老倔头》这篇文章中,李老头把自家院子当成了废品回收站不愿清理,因其有心脏病,没人敢去做他的工作。为了劝说李老头,王珏丽给他讲起自己山东老家奶奶捡煤的故事。她的奶奶一辈子勤恳节俭,家里条件好转用上暖气和燃气,根本用不着捡煤,可奶奶还在捡煤,新楼房里堆得满满当当,过道里也堆出了煤屋。在王珏丽真性情的讲述中,她的同理心给李老头带来了很大的触动,最终老人同意清理废品。十道巷子还在老人的带头下彻底来了一轮卫生大整治。

叶尔波拉提是工作队的副队长。他刚驻社区时,妻子也在工作队,后来妻子在队期满可以返回工作单位,却因人员紧张继续留在了工作队。当时,家里的女儿面临中考,叶尔波拉提夫妻俩却无暇顾及。叶尔波拉提一句简单的“舍小家、为大家”表达出他对工作的热诚和对女儿的歉疚。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困难重重,但在种种困难面前,他始终没有退缩。

古丽姐姐年近五十,在单位做了二十几年的档案工作,眼看即将退休,却被委以重任派往工作队,迎接全新的挑战。《光辉岁月》这篇里讲述了她身体瘦弱,与人讲话一开口便脸红,“那个撒、那个撒……”但她努力克服内心的不安,入户走访,扑下身子与人交流,慢慢融入社区的大集体,为居民解决了不少问题。在随后的工作中,她逐渐克服害羞心理,能够勇敢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努尔兰别克是工作队里的能人,清扫卫生,种植花草,处理下水管道,规划开春检修项目,甚至是帮助协调邻里纠纷,大家有啥事都愿意找他:“别克啊,你快来吧……”《天上不会掉馅饼》这篇,提到各式各样的电信诈骗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困扰,别克就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给居民普及防诈骗常识。从社区居民送来的一面“心系百姓,雷锋别克”的锦旗,可见居民们对他的信任和赞许。

阿远是工作队中最年轻的队员,90后,一名入疆的南方大学生。起先,他对工作队的工作有些抵触,当时相恋多年的女友和他分手,阿远不仅动了辞职的念头,还患上了抑郁症。关键时刻工作队没有放弃他,而是帮他走出泥潭,走进火热的社区工作。在与同事、社区居民越来越多的交流中,他的民情日记开始有血有肉,他的文笔和摄影技术得到提升,新闻稿件被媒体陆续采用,居民们也喜欢上了这个帅气的小伙子。最终,阿远偷偷撤回辞职报告,递上一份庄严的入党申请书,他用成长的蜕变完成了一次精神洗礼。

掩卷思之,《十道巷子》讲述的其实不仅仅是5个税务干部深入社区的故事,而是所有驻村干部的缩影。王珏丽作为两年多驻社区工作的见证者、参与者、耕耘者,用细腻柔软的笔触让读者感受到了驻社区税务干部与社区居民之间的点滴温情。她笔下的《十道巷子》,就像她身边的克兰河一样缓缓流淌,没有惊涛骇浪,但却细致入微、直抵人心。

(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小说集《苗子》《对峙》,散文集《走进夜晚》,报告文学《时刻攻坚》获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