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暑期研学游的“N”种打开方式

2024年09月09日 版次:02        作者:本报记者 刘碧波

暑期结束,在线旅行服务公司携程集团发布《2024暑期出游市场报告》。报告显示,今年暑期,亲子研学类项目备受消费者欢迎,亲子客群整体订单量占比达35%,研学游订单量增长175%,国内研学游人数增长2倍。

在研学热门地海南省,文旅部门推出了暑期研学游的“N”种打开方式:感受非遗文化、探访科学奥秘、体验制作工艺……税务部门紧盯研学市场需求,以税惠政策加力,以便捷服务添力,协同相关经营主体一起发力,让更多游客在海南“游”出特色。

非遗+研学:让传统文化出新

“黎族竹木器乐发端于农耕文化,像我手里的打击乐器竹筒最初就是为了惊吓并驱赶田里的鸟儿……”在五指山市通什镇番茅村的黄海林非遗传习研学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海林,今年暑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向前来参加研学游的小学生讲述黎族非遗乐器的文化历史。

据了解,五指山之声黎族竹木器乐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非遗项目研学、培训、演出、非遗文创产品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自2012年起持续开展黎族竹木器乐传承普及研学活动,累计吸引超过1万人次参与。今年暑期的研学游热潮,给该公司又带来了一大波游客。

“暑期来研学的人很多,税务干部不仅耐心解答我们的税收疑难问题,还结合税收大数据分析研学市场变化,指导我们在课程设计、接待管理、师资力量等方面不断改进,吸引更多年轻人喜欢黎族传统乐器。”黄海林说。

在东方市上彩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兰花基地,研学的游客不仅能够欣赏、培育兰花,还可以体验制作古法黎陶、编织精美黎锦、体验传统非遗技艺。该公司打造的集兰花种植、研学培训、非遗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研学教育基地,每年暑期都吸引大批研学学员。“今年暑期,最受欢迎的研学项目是编织非遗黎锦,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来学习。”公司负责人闫谡表示。

国家税务总局东方市税务局主动上门了解研学开展情况,解决企业遇到的涉税问题。“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今年以来公司已享受各类税费优惠近200万元。我们用这些钱添置了多套黎锦编织工具,并对研学基地做了翻新,学员们的研学体验更好了。”闫谡说。

科普+研学:让枯燥知识生趣

今年暑期,海南兴科热带作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借助海南万宁兴隆热带植物园内种类多样的植物,推出了“可可梦工厂研学夏令营”活动。“我们以实地考察、科学实验、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让研学游学员了解可可的种植、加工技术等。今年暑期有2000多名学生前来参观学习,比去年增加了一倍。”该公司负责人苏宁说。

万宁市税务局及时梳理企业适用的税费政策,做好分析研判,主动送政策上门,今年以来已为兴科热带作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办理免征增值税优惠160余万元。“企业税负减轻了,我们升级了实验设备,让研学项目更受欢迎。孩子们都说,科学知识原来可以这么有趣!”苏宁表示。

坐落在文昌科普中心附近的春光椰子王国,是我国首座集研发生产、旅游观光、DIY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椰子主题观光工厂。刚刚过去的暑假,春光椰子王国作为文昌的精品研学点之一,吸引了不少学生研学参观。在这里,学员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椰子的生长过程,还可以动手体验椰子叶手工编织及椰子食品制作。

文昌市税务局依托研学活动开展税收普法活动,税法宣传员结合椰子产品的研发、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税收来源和用途。参加研学游的学生黄宏宇说:“这次研学,我不仅了解了椰子食品研发的‘黑科技’,也对税法有了新认识。”

动手+研学:让沉浸体验走心

在海南众多的研学游产品中,“走身更走心”的沉浸式体验研学活动尤其受欢迎。

产自白沙陨石坑的“白沙绿茶”,是国营白沙农场的特产,也是我国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白沙县深挖“茶文化”旅游资源,推出以五里路茶韵共享农庄为代表的茶韵研学项目。项目提供“研、游、学、体”一体化的实践体验活动,学员们在这里既能学习茶文化,又能采摘和制作茶叶。

临高县东英镇黎安村的耕读山房研学游同样令学员印象深刻。今年暑假,耕读山房举办了多场研学活动。他们将劳动教育课堂搬进大自然,工作人员向孩子们展示锄头等传统农具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还组织孩子们体验稻田捉鱼、木工手作、陶艺制作、土灶烹饪等实践项目。“在城市没有见过农具,在这里见过又亲自用过,肯定很难忘。”一名参加研学游的初中生说。

当地税务部门持续关注研学企业经营情况,及时提示业务繁忙的研学企业提高发票申领额度,提醒企业财务人员防范税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