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我已入职税务系统一年了。一年前,怀着一腔热血,我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穿越近4000公里来到广袤无垠的西北新疆。初入职场的我,经历了许多,有远离家乡的思念,有面对挑战的焦虑,也有收获成长的喜悦。
和田地区皮山县,一个地处沙漠边缘的小城。记得刚下飞机时,我惊讶地发现,因为风沙大,这里连空气都是果粒橙的颜色,好在这样的天气并不常有。为了尽快适应干燥的气候,我在房间内布满绿植,还加装了加湿器。随后,我又开始尽快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平时工作忙,我就在天气好的周末,骑车去县城里的“大巴扎”,看看毛茸茸的绵羊,品尝冒着热气的手抓饭,以此来入乡随俗。想家的时候,我也会自己做饭,用家乡特产充实味蕾,缓解乡愁。
更大的难题在于身份的转变。从校园进入社会,走上税收工作岗位,这一转变新鲜而且紧张。办税服务厅是我从税的起点。上班第一天,税收工作的专业性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一直紧张万分,因为深知对纳税人缴费人来说,每项税收业务都是大事。特别是有些纳税人来自很远的乡镇,我总想着要确保业务办得一丝不差,免得他们再度奔波。
因为不是税收专业毕业,我开启了疯狂的学习模式,白天跟着导师和前辈学习实际操作,晚上利用青年夜校埋头钻研税收政策和法规。每遇到一个新任务,我都会利用午休时间尽量把所有前台的业务操作都记在本上,下班后再巩固,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多面手”。有空,我还会跟其他同期进来的新同志交流学习方法。
到了年底,因为办公室人手紧张,分管领导希望找个细心又积极的同志,就把我调到了办公室。在办公室,我又进一步体会到税收工作的严谨性。每一份报告的标点符号、行间距、页边距都有严格的要求,容不得半点马虎。有时为了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可能要修改、检查许多遍。
今年5月底,局里配强税源管理力量,把我调到了重点税源管理岗。这次调岗对税收业务要求更高,自然是更大的挑战。但税务部门本就是业务单位,会看账、看报表,也有利于青年成长成才。工作中,与企业纳税人接触多了,我也感受到,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征税和管理,也要为纳税人缴费人做好服务,让他们能够依法纳税、安心经营。
这一年,我经历了3次岗位变动。能够顺利开展工作,我觉得这与我的积极主动、善于请教和乐于接受挑战密切相关。同时,单位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培训课程和学习资源,使我们能够系统地掌握税收知识和业务流程。所以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保持积极的态度,提升自己的能力,做好每一件事。这一年,除了业务本领的增强,我的思想更加成熟,心性也得到了磨炼。在遥远的异乡,我会继续努力找寻“疆”来。
(作者为国家税务总局皮山县税务局干部)
想对新入职同志说:先适应,后成长。初来乍到,多少会有些迷茫和不安,但要保持热情,积极学习,遇到困难不要退缩,多向前辈请教,始终相信单位是我们坚实的后盾。同时,要给自己定下目标,心有目标,身才有力量,行才有方向。想家了,就给家里打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