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之间,织就高原藏毯千年之美

2024年09月10日 版次:02        作者:吴红霞 韩世峰

2024青海(国际)藏毯展览会日前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吸引了国内国际200余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销售藏毯、和田毯、仿古毯以及伊朗波斯地毯等国内外30多类的地毯产品。

藏毯,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与波斯地毯、土耳其地毯齐名的世界三大名毯之一,其制作源于青海,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从手工编织到手工加机织,从大规模制作到个性化定制,从定制模式到智能制造……近年来,藏毯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实现了藏毯生产的专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青海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精准对接藏毯产业,以税“惠”企、以税“助”企,助力藏毯产业从小到大,由青海走向世界。

圣源“世界毯”织就“走出去”之路

在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一角,机器轰鸣,纺线飞舞,一排排精密的织机整齐排列,经纬交错间,无垠的草甸、山坡觅食的牛羊、璀璨盛开的花朵栩栩如生,形成一块块图案精美、色彩丰富的藏毯。

成立于2007年的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地毯设计、研发、生产、营销、检测于一体的集团化、国际化领军企业。

“我们着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让‘老树’发‘新芽’。”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婷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持续创新是企业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法宝”。

近年来,圣源地毯通过对藏毯的呈现方式进行延伸和丰富,不断将先进的科技和理念融入传统产业中,在传承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让藏毯走出青海,走向世界。如今,圣源地毯已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圣源地毯走向世界的背后,有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为帮助圣源地毯“走出去”,当地税务部门联合园区管委会、财政局、行政服务中心,成立出口退税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小组沟通协调会,在确保出口退税业务办理提速提档的基础上,帮助企业降低涉税风险。今年以来,圣源地毯集团享受出口退税约175万元。

“出口退税业务办理速度越来越快,‘无纸化’申报越来越方便。”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办税人员杨晓莉说,退税的快速与便捷,为他们拓展海外市场减轻了负担、提振了信心。

加牙“致富毯”织出乡村振兴路

在西宁市湟中区上新庄镇加牙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加牙藏毯第七代传人杨永良在织架上用“8”字连环扣织法熟练地展示着传统藏毯制作技艺。

今年3月,杨永良成立了湟中加牙藏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技艺培训、产品研发、藏毯展销、对外交流于一体的文化传播企业。“2006年,‘加牙藏族织毯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牙藏毯以其精湛的工艺和高耐用性著称,一块好的藏毯可使用200年。”杨永良说,希望通过技艺培训,将加牙地毯的工艺传承下去,并带动加牙村村民走上致富路。

近年来,加牙村积极开展藏毯专业技能培训,以农户为单位成立加工点,以点连线完成从手工作坊到商业化的转变。目前,该村现有从事藏毯产业的村民共有30余人,其中贫困户1户,脱贫监测户2户,人均年增收2万多元。

为推进加牙藏毯产业发展,西宁市税务部门组织税务干部上门为农户提供电子税务局、自然人扣缴客户端、增值税发票综合服务平台等网上办税操作辅导,解决农户纳税申报操作中的问题。同时,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为企业量身定制税费优惠政策清单,实施“人盯户”、一对一培训辅导,确保企业应享尽享税惠红利。

“税务部门的服务到位,帮我们及时享受税费减免,减轻了我的资金周转压力,也更加坚定了我将非遗文化传承好、发扬好的决心。”杨永良表示,将用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去挖掘、传承创作藏毯作品。

匠心“高原毯”织出小微成长路

地处青海省南部的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藏毯经营多以小作坊、小微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往往以传统手工技艺为基础,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藏毯产品。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成立于2012年的玛沁县玛央民族手工艺制作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民族手工艺制作、民族服饰服装加工销售的企业。

近年来,企业将原生态藏毯编织工艺向定制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果。“公司发展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支持。当我们遇到办税难题时,税务部门会第一时间帮我们解决,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玛沁县玛央民族手工艺制作有限公司负责人才让措说。

在三江源头玉树藏族自治州,成立于2017年的玉树吐蕃藏毯有限公司,主营地毯、服装服饰加工、生产、培训等。

玉树州税务部门结合民族地区实际,针对辖区特色产业“量体裁衣”开展“一企一策”定制化、个性化宣传辅导,以“滴灌式”精准辅导帮助企业用好政策红利,以优质精细的纳税服务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有了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我们的藏毯产业会做大做强、越来越好。”玉树吐蕃藏毯有限公司负责人尕吉永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