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新十年的起点,也是“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成立5周年。回望来时路,2019年4月,在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倡议下,致力于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税收领域协调性、互惠性,共建增长友好型税收环境的“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应运而生。非洲国家和非洲地区税收组织一直是合作机制的重要参与方和建设者,目前,合作机制理事会36个成员中有15个是非洲国家,占比42%,他们积极参与税收合作和交流研讨,中非税收征管能力在互学互鉴中共同提升。
开放包容,
提供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已成功举办四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为广大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深度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2022年9月,以“凝心聚力 应对挑战——后疫情时代的税收征管能力建设”为主题的第三届论坛在阿尔及利亚举办。这是合作机制首次走进非洲,也是首次由非洲税务部门主办合作机制框架下最重要的年度官方活动。阿尔及利亚作为论坛主席国充分发挥东道主作用,凝聚各方共识,紧扣税收征管能力建设主题发布了6项重要成果,既为合作机制能力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机制保障,也为非洲国家加强税收交流合作提供了发展良机。
志合越山海,聚力共前行。自2022年开始,合作机制创新举办以“互联互通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系列税务部门主题日活动,包括与部分非洲国家税务部门共同主办主题日活动,介绍招商引资系列税收举措,搭建税企沟通桥梁。此外,非洲国家税务部门及组织持续通过《“一带一路”税收(英文)》期刊分享税收征管经验和研究成果,合作机制官网通过展列税收政策法规,促进了中非经贸交流。
互学互鉴,
提升税收征管能力水平
“一带一路”税收征管能力促进联盟是合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负责开展税收培训、研究和技术援助等能力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培训活动140余期,培训对象覆盖120多个国家(地区)近6000名财税官员。其中,非洲国家是联盟投入资源的重点区域。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第8届部长级会议上宣布的“邀请1万名非洲高端人才参加研修研讨活动”等能力建设举措,联盟发挥能力建设平台作用,兼顾非洲国家税收征管建设需要,精心组织税收主题培训。目前共有来自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安哥拉等40个非洲国家的1900余人次参与了联盟线上线下共计115期培训,占培训总人次的1/3。
功由才成,业由才兴。2023年,联盟专门面向非洲国家开展了三期来华税收主题研修班。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参观考察+现场教学”这一更丰富更生动的培训模式,提升课程品质,深化培训效果。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以“推进税收征管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题,在北京“一带一路”税务学院为“非洲国家税收征管”研修班学员授课。来自尼日利亚、乌干达、塞拉利昂、多哥、南非等国家的学员代表围绕所在国税收征管现状、未来发展方向和能力建设情况等与中国税务官员进行分享交流。塞拉利昂税务局内部审计司副司长玛丽·穆苏·康比表示:“通过中国税务部门领导的讲解,增长了见识,开阔了思路,有很多收获,回去后会把中国的有效做法分享给更多税务官员,以增强塞拉利昂税收征管能力,促进征管效率有效提升。”
共建共享,
推动中非合作走深走实
尼日利亚联邦税务局执行主席办公室高级经理阿卜杜拉希·穆罕默德·伊德里斯高度赞扬联盟于2023年2月向全球公开发布的联盟课程体系:“这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有着丰富前沿的税收知识和实践课程,对各国学员都有学习借鉴意义。我想号召更多的同事加入联盟线上课程的学习,促进完善尼日利亚的税收制度,提升税收征管水平。”联盟广泛邀请全球税务专家,组建首批26位专家师资团队,邀请来自1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近100名财税官员、业界专家参与联盟课程体系建设。来自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等非洲国家的师资以其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从业经历,与其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税务专家一道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分享税收知识,交流征管经验,共享本国税收实践。
相通则共进,相避则各退。为服务不同国家(地区)个性化需求,联盟不断拓展“一带一路”税务学院网络,先后成立中国扬州、中国北京、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中国澳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五所“一带一路”税务学院,有效拓展了培训辐射区域,构建起覆盖英语、汉语、俄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地区的多语种培训机构网络。今年,合作机制推动在阿尔及利亚成立面向非洲国家的“一带一路”税务学院,为非洲国家财税官员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和更多资源,中非税收领域合作渠道将更加通畅,税收征管能力建设交流将更加频繁。
站在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起点上,税收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合作机制将同非洲国家继续开展务实合作,通过技术援助和人员培训等持续支持非洲国家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税收合作将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为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