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历的中非税收协定谈签

2024年09月10日 版次:05        作者:李巧郎

从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至今,中国已完成与刚果(布)、加蓬、安哥拉、卢旺达、塞内加尔、喀麦隆等6国税收协定的签署,与其他4个非洲国家也在积极开展谈判。截至目前,中国已与21个非洲国家签署了税收协定,基本涵盖中国在非投资存量显著国家。作为多次参与协定谈签的税务人员,一路走来,感慨良多。

创新方式,推进谈判进程

与卢旺达的协定谈判首次运用了视频方式开展。

疫情期间,面对面谈判难以开展,协定谈签团队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于2021年4月与卢旺达以线上视频方式开展协定谈判。在具体条款的谈判中,双方坦诚友好、务实高效、抓大放小、求同存异,体现了最大的诚意。在原定时间未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双方充分发挥线上谈判的便利性,商定延长谈判时间,前后共历时3周。由于时差关系,每次谈判结束已经晚上9时,但为推进谈判进度,协定谈判团队常常会继续商讨方案对策到深夜。谈判过程中,既有谈及核心关切时的面红耳赤、僵持不下,又有弥合双方分歧时的相互理解、真诚沟通。经过反复谈判,最终实现一轮谈判即达成一致,为在疫情期间持续推进协定谈判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与塞内加尔的谈判采用了多样化的方式,第一轮谈判于2019年12月在北京举行,双方未能达成一致,后通过邮件进行了多轮意见交换,不断减少分歧。在此基础上,双方于2021年9月通过线上视频方式开展了第二轮谈判,最终就全部条款达成一致。

增进互信,弥合立场差异

与喀麦隆的谈判始于2013年,当时双方在核心条款上分歧较大,谈判暂时搁置,后经双方多次沟通和努力,于2023年8月在北京重启谈判。在第二轮谈判中,我方借主场之利,说服喀方每日延长工作时间,使双方有足够时间就核心分歧展开充分讨论,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逐步弥合立场差异。至最后一日,谈判从早上开始一直进行到晚上近23时,双方已就协定大部分内容达成一致,但喀方对个别条款仍有异议,谈判又陷入僵持。我方团队在谈判中“晓之以理”,据理力争,深入阐述相关条款法理基础、国际比较及实施效果。

(下转B2版)

(上接B1版)

在面临僵局时“动之以情”,表示充分尊重喀方的来源地征税立场,也提及谈判至此殊为不易,上轮谈判已是十年之前,本轮一旦错过,十年努力恐付之东流。最终,喀方谈判团队现场多次致电其国内法务部门和领导层进行协调,并取得新的谈判授权,最终就所有条款与我们达成一致。

把握时机,完成正式签署

谈判达成一致后,相关部门往往乘高级别外交场合的东风促成协定的正式签署。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协定谈签团队向论坛筹委会积极建议邀请塞内加尔、喀麦隆两国财政部部长来华参加贸易畅通专题论坛,并通过多种渠道与塞方、喀方协调,力争在两国财长来华期间完成协定签署。两国财长是否来华、是否签署,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百转千回,至签署前5日,才最终确定相关安排。两国财长在华日程紧张,经反复协商和综合考量,签署仪式都安排在10月17日这一天。

两国财政部部长同日到访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并签署协定,可谓历史上首次。我有幸成为保障协定顺利签署团队中的一员,为确保签署顺利进行,我与团队相关人员精心规划了签署和会谈场地的布置以及各环节的衔接,既要确保在一场签字仪式进行时,另一国财长能得到妥善接待,又要确保相关活动同步,避免任何一方的等待。我们考虑了每个环节的可能情形,反复演练,从签字笔、文本纸、背景板的挑选,到台椅、桌签、国旗的摆放,再到文稿、翻译、摄影、摄像、采访、联络、餐饮、交通的安排,不断完善细节,持续优化流程。当最终敲定全部活动脚本时,已是签署日凌晨1时。

由于事前准备充分,签署当日一切按脚本计划顺序进行,各环节流畅,现场效果极佳。中国与塞内加尔、中国与喀麦隆税收协定的正式签署于同一日顺利完成,既为高峰论坛献礼,也成就了我国国际税收史上的一段佳话。我们激动而自豪,与有荣焉!

下一步,中非税务部门定将以税收协定为税收法律基础,持续深化中非税务领域合作,在迈向税收现代化的道路上继续相互支持,携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