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近日施行。9月9日至13日,恰逢2024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以“统一大市场 公平竞未来”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公平竞争大会同期举办。培育和弘扬公平竞争文化、提升公平竞争意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问题,成为会场内外关注和热议的话题。
作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行政法规,《条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着力解决当前制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入实施的突出问题,增强制度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条例》通过将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措施纳入审查框架之中,旨在管住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突破制约经营主体公平竞争的“玻璃门”“旋转门”“卷帘门”等隐性壁垒,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制度支撑。《条例》的出台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客观要求,完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活力的现实需要。
《条例》分为五章,共二十七条,呈现出审查范围更加全面、职责定位更加清晰、审查标准更加优化、政策协调更加完善、审查机制更加健全、监督保障更加有力等特点。其中,《条例》第十条第一款规定,起草单位起草的政策措施,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该条规定与税收制度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一是体现税收法定原则。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都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征纳主体的权利义务只以法律规定为依据,没有法律依据,不得对任何主体征税或减免税。二是维护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税收制度包括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为防止地方性保护主义、分割市场以及破坏全国统一的税制结构,促进经营者公平竞争,该条款禁止地方政府违法自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三是促进税收资源合理配置。税收制度的一个重要职能是配置资源,缓解公共物品领域的市场失灵。任意的、无依据的税收优惠政策可能导致税收收入减少,影响公共财政稳定性,甚至滋生腐败和资源错配。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市场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效率和公平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效率提高应以公平为前提,公平应建立在效率基础上。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决定》提出,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2022年4月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因此,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
深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财税体制改革。应以推动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为重点,通过财政支持和税收激励,发挥财税改革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引擎作用。如完善小微企业的税收激励,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措施,推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量子技术、脑科学、智能服务等未来产业的发展。
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分工,确保事权与财权相匹配。中央政府应主要承担涉及全国战略、跨区域事务和国防安全等方面的职责,而地方政府则应负责地方性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责任的划分应依据公共服务的属性进行调整,中央承担全国性事务的支出,地方政府则承担本地公共服务的支出。同时,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必须匹配,避免财力不足影响公共服务的供给。合理的权责划分不仅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还能提升政府职能的执行力,避免职责模糊导致的财政浪费和低效。
优化中央与地方对共享税的分享比例,增加地方自主财力。目前,地方政府在税收收入上对中央存在较大依赖,为增强地方政府自主财力,需要拓展地方税源,推动地方税体系改革,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供给;赋予地方政府对某些税种的管理权限,进一步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提升地方产业活力。
优化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让地方政府能够灵活使用资金,更好地适应本地需求;通过将转移支付资金向中西部和经济落后地区倾斜,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保障各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确保资金用于关键领域,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完善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提升地方财政管理效率。省、市、县三级政府的财政关系将直接影响地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公共服务质量。为增强市、县两级政府的自主财力,省级政府应下放部分财权,赋予地方更多财政自主权,确保地方政府能够根据本地需求灵活调配资金。通过建立市、县财政独立核算制度,地方政府可以更好地管理本地财政收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区域特色经济优势,通过财税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实现财政自主增长。
[作者:张学博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刘家璇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