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健康消费逐渐成为消费市场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细分市场之一。现阶段,促进健康消费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如何有效防范因过度消费含糖饮料而导致的超重、肥胖,以及罹患相应慢性病的风险。根据全球含糖饮料税务数据库2023年的数据,全球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征收“糖税”,旨在引导消费者减少对不健康食品和饮料的消费。这些税收措施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公众对食物和饮料中糖分含量的认识,另一方面为改善公共卫生做出了贡献。
国外含糖饮料消费税税率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采用从价计征方式,税率分两种方式设定,一种是按照饮料价格采用统一的比例税率,如税率最高的百慕大(75%);另一种是在饮料价格的基础上根据饮料中的含糖比例采用差别比例税率,如秘鲁、智利等国家。二是采用从量计征方式,一种是按照饮料容积(单位:升、盎司等)采用统一税率(税额),如法国、菲律宾等国家,税额从0.02美元/升—0.47美元/升各有不同;另一种是按照饮料含糖量的不同采用差别税率(税额),如英国分为含糖量5克/100毫升和8克/100毫升两个征收等级。三是对含糖饮料消费税采用复合计征方式,如厄瓜多尔等国家,含糖饮料消费税税率是从价比例税率与从量定额税率的结合。
对含糖饮料征收消费税,具有调节消费、促进健康等作用。由于消费者对含糖饮料的偏好程度存在差异,消费者对含糖饮料征收消费税后形成的价格提升的反应程度也存在差异。有研究将这种差异分为对含糖饮料具有强偏好、弱偏好、无偏好的消费者三种情形。对于具有强偏好的消费者,尽管含糖饮料消费税对其选择无直接影响,但当此类消费者出现健康风险时,价格提升会对其选择的逆转形成辅助作用。对于具有弱偏好以及无偏好的消费者,含糖饮料消费税导致的价格提升,会激励其或多或少选择含糖饮料替代品,转向没有征收消费税的健康饮料消费。
对于“糖税”的效果,存在不同的声音。有观点认为,对含糖饮料征收消费税后,会导致消费者转向消费更高糖分的其他产品或者更低廉的含糖饮料。并且,含糖饮料消费存在的理性成瘾问题,会影响该项政策的效果。但大多数观点认为,从长期看,对含糖饮料征收消费税可以发挥寓限于征的作用,由于对含糖饮料征收消费税形成政策信号作用以及税负转嫁作用,在含糖饮料消费者未形成理性成瘾前,“糖税”能够对消费者偏好和选择产生积极干预。有观点认为,对含糖饮料征收消费税需要特别关注对青少年的健康消费,这样有利于推动消费者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消费选择。
(作者单位:佛山大学管理学院、国家税务总局佛山市顺德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