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美英等国家成立的“全球税务执法联席机制”发布首份报告,详细介绍了该机制自成立以来的运营成果。
2018年6月,来自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5个国家的代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会,成立“全球税务执法联席机制”。五国机制的成员单位包括5个国家的6个部门,它们分别是澳大利亚刑事情报委员会、澳大利亚税务局、加拿大税务局、荷兰海关税务局税务情报调查局、英国皇家税务海关总署、美国国内收入局刑事调查局。
五国机制旨在加强成员单位之间合作,提高国际税收执法能力,成员单位分享数据和新技术,共同探索工作方法,同时开展联合行动打击跨境涉税犯罪、金融犯罪、洗钱和涉及加密货币的网络犯罪。
加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打击跨国税务犯罪往往需要依赖公共部门、私营部门的合作。该报告着重强调了五国机制在构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方面的进展。
近年来,五国机制打造了一个名为“全球金融机构伙伴关系”的工作机制,该机制是一个包括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在内的合作网络,通过汇集五国机制成员负责人、主要国际银行等机构中负责金融犯罪的高级领导人,以及其他组织有影响力的高级官员等,共同解决税务欺诈和其他税务犯罪问题。
报告指出,五国机制每年都会举办全球金融机构伙伴关系峰会,邀请高级代表参加,就打击税务欺诈和金融犯罪制定战略、开展合作和分享专业知识。最近一次峰会于去年11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来自五国机制成员国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100多人参会,会议讨论了在应对和减少税收犯罪、降低相关金融风险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迄今为止,五国机制已与全球20多家金融机构合作,汇集了来自5个司法管辖区的相关领域专家,采取战略合作应对共同的首要威胁。这种合作方式是根据受到的威胁分项推进的,目前有3个关键项目正在进行中,分别是滥用金融技术进行逃税和洗钱、基于身份的犯罪类型、基于贸易的洗钱。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使五国机制加强了国际税务犯罪的联合应对策略,强化了成员之间应对共同挑战的方法。
自成立以来,五国机制还多次开展内部和外部培训,培训对象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网络小组、南非税务局、以色列税务局、新加坡税务局等。通过培训,可以提高这些机构在应对不法分子利用新技术进行涉税犯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为合作伙伴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成立针对专业税收违法活动的小组
报告指出,自成立以来,五国机制成立了网络小组、税收犯罪专业帮凶清算小组等,以重点关注和应对愈加专业化的跨国税收违法活动。
五国机制网络小组由擅长破解网络犯罪和熟悉加密货币的调查人员组成,该团队的工作重点聚焦于加密货币网络犯罪调查,调查对象主要针对实施跨国金融犯罪的组织和个人,调查内容涉及跨国活动、影响较大的逃税、洗钱行为,以及其他金融犯罪活动。五国机制网络小组的工作主要围绕举办网络挑战赛、打造网络合作伙伴关系两个方面展开。
五国机制税收犯罪专业帮凶清算小组利用一系列刑事、民事、监管、行政等手段,主要打击那些为逃税和洗钱提供便利的机构、个人,以及相关服务提供者。该小组的工作重点是识别犯罪方法、类型,以及提供违法活动预警,从而判别非法资金流动的路径、结构和管辖范围。
为推动相关工作,五国机制税收犯罪专业帮凶清算小组还定期接触各类公共机构,包括金融等行业的监管机构。通过增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确保企业拥有健全的尽职调查和风险管理措施,从而帮助企业免受犯罪攻击。
利用每个成员单位各自优势
五国机制成员所在5个国家都面临着类似的威胁,即有组织犯罪集团和潜在的海外逃税者,他们资源充足,有专业的帮手,可以利用全球金融体系隐藏收入和资产。对此,五国机制利用每个成员单位的优势,在法律框架内有效实施信息共享,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有助于发现新案源并协助现有的案件调查。
报告专门详细介绍了五国机制成员单位的特点和优势。比如,英国皇家税务海关总署拥有一支由5000多名专业调查人员、法务会计师、数字专家和税务专家组成的团队,专门负责打击严重的税务欺诈行为。再如,荷兰税务情报调查局在金融和税务调查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能对复杂金融结构深入挖掘,以应对数字货币和加密货币等领域的犯罪活动。
自成立以来,各成员单位之间开展了多项合作,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举办3届全球金融机构伙伴关系峰会,就税务犯罪主题与数家大型银行进行对话;举办5届网络挑战赛,共计发现价值至少7.22亿美元的有关加密货币的诈骗活动;发布与非同质化代币和加密货币资产相关的风险指标。
英国皇家税务海关总署欺诈调查处负责人理查德表示:“成立6年以来,五国机制已成为打击国际税收犯罪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继续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