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中的故事
“你们刚提到的小郑其实是我认的干妹妹,我们姐妹私人关系很好,但很少牵涉到工作,我只是偶尔帮她提点建议。”贵州省某县税务局某分局局长舒某某向审查调查人员说。
另一边的某公司财务郑某说:“我和舒姐私交虽好,但她是基于朋友关系偶尔给我指导,我们微信就是偶尔互相发红包,也没有别的,我可以给你们看我的微信记录……”她边说边翻出其与舒某某的微信聊天记录。寥寥几句日常寒暄,时不时出现的红包记录、公司自查报告,引起了办案人员的高度警惕,很显然,这不是简单的日常交流。
去年7月,贵州省某市税务局党委纪检组查处了一起税务分局局长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廉洁纪律、生活纪律的典型案件。涉案人员舒某某作为一名分局局长,持有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等执业资格证,具备扎实的财务知识和业务能力。不论是单位同事还是企业财务,遇到涉税难题,许多人都会向舒某某请教,郑某就是其中之一。
舒某某是在某次下户中认识郑某的。“这是小郑,我们的财务,您业务能力那么强,往后还要麻烦您,有空多指点指点她!”某企业老板向舒某某介绍了其财务郑某。此后,郑某在工作中遇到问题,都会向舒某某咨询请教,而舒某某总是耐心解答。久而久之,超出工作范畴的日常联系也逐渐多了起来。
“舒姐,通过您的指点,我豁然开朗,这会儿刚好到饭点,我们就在家常菜馆随便吃点。”
“这是我应该做的,吃饭就免了。”
“您别客气,就是家常便饭,不会给您带来什么麻烦。”
舒某某内心总有些不安,但架不住郑某的劝说,还是答应了。
这顿饭之后,舒某某和郑某的交往更加频繁。喝茶、吃饭、唱歌……舒某某逐渐地放松了警惕。逢年过节,舒某某都会收到来自郑某的微信红包,再后来,偶尔外出消费钱不够,日常周转应个急,舒某某总是第一时间想到自己的“好妹妹”郑某,郑某也都快速回应,及时解决舒某某生活中的各种“小难题”。
有一次,舒某某的信用卡还款日快到了,想起郑某每次都会“慷慨解囊”,她犹豫片刻还是拿起手机,拨通了郑某的电话:“喂,小郑,我信用卡到还款时间了,但最近手头有点紧,你能不能借我几万块钱周转一下?”
郑某借机把舒某某介绍给了另一位企业老板彭某,说他可以提供帮助。而彭某也很爽快答应下来并“借钱”给了舒某某:“您只是周转下,不谈利息,什么时候还都可以,您这儿我肯定放心!”
在舒某某看来,郑某和她之间是“姐妹同心”,这些企业人员都是把她当朋友,信得过她才出手“相助”,而不是因为她的职务和身份。
尝到甜头后,舒某某漠视纪律规矩,所行之事越来越偏离正确轨道。2017年至2021年,她以购房、还贷、消费等为由向管理服务对象彭某、黄某、郑某等人累计借款13次。经过办案人员数月的努力,舒某某涉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廉洁纪律、生活纪律等问题全部查实,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政务撤职处分。
回首往事,舒某某后悔不已,也认识到自己在与纳税人的交往中放松了警惕,跨过了应有的界限,陷入“亲”而不“清”的政商关系,最终触碰党纪法规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