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人均预订量、人均消费金额同比双提升;部分地区入选全国热门目的地前五、全国县城游热度前十……最近,四川旅游业多项数据位居全国前列。
9月19日,2024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第十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新闻发布会举行,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总规划师肖婷在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57.7亿元,同比增长6.9%。
“看景”到“入景” 解锁沉浸式体验
8月底,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通车运营,黄龙九寨正式开启“动车时代”。数据显示,通车以来,九寨沟景区接待游客达23.22万人次,同比增长53.85%。
九寨沟是四川17个5A级旅游景区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个。受山区地形因素影响,景区离办税服务厅较远。当地税务部门围绕文旅产业配套需求,聚焦办税缴费便利化,打造“云咨询、云辅导、云办理”一体化办税缴费服务,引导文旅经营主体通过征纳互动等线上平台办理业务,同时提供远程帮办服务。
“嫩恩桑措景区离县城约100公里,开车要两个小时。现在遇到涉税问题通过线上咨询就能很快解决,比以前方便很多。”九寨沟县文旅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发贵说。
同为5A级旅游景区的峨眉山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的发源地,也是传说中神秘的蜀山仙侠文化的大本营。8月初,总投资约10亿元的大型文旅项目《峨眉·仙侠云集》正式开街。
“我们小镇集沉浸式演艺、非遗文创、休闲娱乐、研学体验、夜间经济等于一体,仅今年8月游客接待量就达13万人次。”该项目财务负责人代永莲说,税务部门主动问需,及时推送相应办税缴费指南,并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程跟进辅导,高效解答税费疑难的同时,帮助企业做好合规经营,避免潜在涉税风险。
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四川省文旅重点项目实际完成投资531.52亿元,154个重大项目实现新开工,100个重大项目竣工投运。为保障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推进,税务部门靠前服务,探索实施重点文旅项目“全生命周期”税费管理方案,在政策解读、纳税申报、风险预警等方面提供服务。同时,依托征纳互动服务,借助政策标签化、需求定制化手段,向文旅经营主体精准推送政策。
文旅“出圈” 境外旅客爱上“中国购”
看大熊猫、参观三星堆博物馆、游阆中古城……随着短期来华免签政策适用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到四川。据携程、去哪儿网等平台数据显示,成都上榜国外游客来华游热门城市前五。今年上半年以来,成都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倍。
成都适时推出“微观街头”成都Citywalk2024线路——少城烟火线,该线从南到北串联起蓉城饭店、宽窄巷子等文旅资源,打造了一条总长4.2公里、能够持续游玩约数小时的Citywalk路线。宽窄巷子景区近期邀请来自法国、土耳其、智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位零售行业精英共同体验“老成都”的地道生活,以期吸引更多境外游客到“成都的街头走一走”。“我第一次来中国,很喜欢这里的建筑和食物。成都是一座很有魅力的城市。”意大利游客西蒙娜说。
要让外国游客在蓉“玩得好”,更要让他们在“买买买”的过程中“退得顺”。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加强与海关、人行等部门以及机场的联动,提高离境退税便利度,为离境退税商店开启备案“绿色通道”,简化备案申请流程。同时,整合双语人才资源,打造富有文化特色的离境退税场景。
“离境退税商店优化了境外游客的消费体验,为吸引境外客流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宽窄巷子景区相关负责人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四川省首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落地成都IFS,离境退税窗口“前移”至商业综合体,进一步拉近商圈与海外旅客的距离。目前,成都市共有38家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商店。
今年1月—8月,四川省旅游消费总额5010.01亿元,接待游客4.89亿人次。四川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和旅游日益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抓手,税务部门将持续聚焦文旅经营主体需求,加大服务力度,促进文旅产业健康发展,助力推进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强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