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许振超

做税收工作也需要“工匠精神”

2024年09月30日 版次:05        作者:刘兵 王瀚琛 本报记者 张卫海

“敬业先精业,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为企业增效,为国家争光。”走进“许振超大师工作室”,记者就看到墙壁上的这句话,这是许振超工作的真实写照。

最近,许振超被授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他告诉记者,自己虽然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做个能工巧匠,练一身绝活,同样无愧于时代。他说,做好税收工作同样需要“工匠精神”,税务人员为纳税人缴费人带来的高效便捷服务,也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许振超是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数十年来,他立足本职工作,先后9次带领团队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实施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大幅度节约生产成本。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

1974年,许振超来到青岛港码头工作,他说:“那时我们国家的码头大部分装卸作业都需要人拉肩扛,只有一小部分是机械化作业。当时码头吞吐能力有限,青岛港外面压着船,胶州湾都停满了。”由于没有高效率的作业模式,许振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特别向往大型机械、现代化的作业方式。

1984年,青岛港顺应集装箱装卸运输在全球兴起的趋势,组建集装箱公司,许振超当上了第一批桥吊司机。他勤学苦练,努力提升装卸效率。但受限于码头的配套设施,青岛港装卸效率始终没有大的提高,集装箱经常无法按时运送到船上。曾有位船员对他说:“你们的装卸效率能赶上日本就好了,日本码头说几个小时就几个小时。”许振超现在还记得这句话。从那时起他的心里就憋了一口气,一定要创造世界一流的装卸效率。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许振超自我加压,和工友们不断努力,终于把装卸速度提高到每小时300个集装箱,远超日本每小时200个集装箱的速度。随着业务水平的提高,许振超越来越有信心挑战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

2003年4月27日晚,青岛港码头灯火通明,一艘货运巨轮缓缓靠岸,许振超和他的工友们经过6小时27分钟的奋战,全船3400个集装箱全部装卸完毕,创下了每小时单机效率70.3箱和单船效率339箱的世界纪录。2019年,许振超又带领团队以每小时单船514.7箱的效率,第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振超效率”扬名国际航运界。他在工作中创造出的“振超工作法”,为青岛港提速建设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2004年许振超被中宣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推树为中国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让起吊像舞蹈那样优美

1991年,许振超担任桥吊队队长。在一次作业中,一名货主说:“你们装卸集装箱声音这么大,你们不是司机是铁匠,这不是装船是拆船。”当时,集装箱装卸过程中,起吊和落下时速度太快,吊具与集装箱碰撞,不仅毁货、毁船,而且不安全。

(下转B2版)

(上接B1版)

面对货主的质疑,许振超开始思考,必须做到无声响、安全操作。他一头扎进驾驶室,磨炼操作技能。他通过控制吊车水平运行速度和吊具垂直升降之间的角度来定位。在操作中,眼睛上扫集装箱边角,下瞄船上的位置点,准确定位后,手握操纵杆变速跟进找垂线,集装箱就能又轻又稳缓缓下落,一套动作下来,装卸作业像舞蹈一样优美。就这样,许振超开创了“无声响操作”技术,他编写了操作要领,在全码头推广。在采访中,许振超送给记者一本《攻坚先锋——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青年攻坚团队集装箱大型机械操作经验分享》,其中记载着许振超团队年轻人对集装箱大型机械的操作经验。

“把码头当成自己的家,把设备当成自己的孩子,用心把工作干好,一定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匠。”许振超经常用这句话激励自己,也激励团队里的年轻人。他说工匠精神更要注重知识、经验的传承,不仅自己会还要带出徒弟。他带头打造了一支“技术精、作风硬、效率高”的优秀团队,先后培育了“王啸飞燕”“刘洋神绳”等一大批港口工人品牌,激励着新一代码头工人不断挑战极限、追求卓越。

税收为世界一流码头建设添彩

近些年,国家开始重视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制定或修订了包括水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法律。这时,许振超开始思考,轮胎吊尾气排放量很大,作业过程中尾气飘散,呛得人睁不开眼睛,怎么能把轮胎吊发动机改造了,让它更加环保。

他牵头成立青岛港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攻关小组,经过两年技术攻关,成功实施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填补了这一技术的国际空白,每年为青岛港节约资金超2000万元。

如今的青岛港,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支线小港口,发展为220多条航线,通达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在青岛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税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谈及税收,许振超说:“港口的发展离不开税收的支持,如同我们的维修队伍一样,在塔吊司机装卸作业时提供支撑保障。”为支持行业发展,国家持续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加速资金流动,有效缓解经营主体资金压力。今年前8个月,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5533万元,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5447万元。

许振超说:“在青岛港跃升世界一流码头的过程中,青岛市税务部门密切关注着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提供了及时高效的政策辅导,为青岛港‘加速前进’赋能加力。”

巨型桥吊林立,400米大船频频靠岸,原油、矿石、橡胶等货物往来进出……青岛港忙碌的生产场景日夜不息,展现着经济发展的活力与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