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谢瑜 记者贺艳)渝东新城是重庆市今年新规划的现代化郊区新城,也是重庆规划建设的先进制造业聚集区。按照规划,渝东新城的涪陵区、长寿区、南川区、綦江区、万盛经开区、垫江县“抱团”发展,加快打造新的市域经济增长点。六地税务部门全面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携手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助力渝东新城现代化产业向“新”而进。
为助推渝东新城先进制造业健康持续发展,六地税务部门实施“迭代升级税费优惠政策落实机制”“助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支持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深入落实绿色税制”4项举措,推动支持制造业发展相关税费政策精准高效落地落细。六地税务部门联合组建专家服务团队,通过定期会商、联合开展行业分析等方式,共同研究解决重点企业、重点行业涉税难题,助力渝东新城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涪陵区处在中心城区连接渝东北、渝东南的“Y”字形节点上,近年来立足材料产业大区基础,着力打造渝东新城的产业主引擎。
走进位于涪陵区的全球单体最大氨纶生产基地——华峰重庆氨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一根根只有头发丝1/4粗的氨纶纤维正从机器中剥离出来。“别看氨纶那么细,但弹性极好,拉升5倍后还能回弹。我们自主研发的超耐氯氨纶等多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公司财务部经理敖小川介绍,近年来,随着服装消费需求升级,氨纶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扩建力度,实现产销两旺。2023年,公司产销规模是2019年的近3倍,2024年1月—8月产销量创下历史新高。
“公司自主研发在前面发力,国家政策支持在后面助力。”敖小川说,在国家各项扶持政策支持下,公司建成全球最大氨纶生产基地。税务部门根据企业研发项目备案情况和申报进度,在项目立项、会计核算、成本归集、税费政策享受等流程开展政策辅导,支持企业研发创新。今年1月—8月,企业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1.2亿元,因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政策,节约税款上亿元。
在万盛经开区,税务部门紧盯制造业企业发展动态和涉税需求,实行“一企一专班”“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等服务机制。
位于万盛经开区的重庆万盛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镁合金轻量化汽车结构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6%,在国内单体公司中排名第一。“今年以来,公司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约496万元,享受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540余万元。”博奥镁铝财务负责人刘茜说,政策优惠助力公司不断创新,目前公司正加速建设轻量化领域重要研究中心。
作为一家专注于隧道施工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位于垫江县的涪特智能装备(重庆)有限公司一直走在创新发展的前沿。“我们在建厂之初就投入900余万元研发各类隧道施工设备。”涪特公司负责人龚建介绍,今年以来,公司享受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税费优惠超288万元。公司集中资金研发出全断面微台阶切换式多榀拱架预拼装台车、养护检测缺陷整治一体式台车、二衬防水板钢筋机械铺设台车等设备,赢得更大市场。去年,公司年产值实现7000多万元。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渝东新城六地国内生产总值达2163.38亿元,占全市14.29%,同比增长6.04%,区域经济走势积极向好,重点行业支撑稳定。从反映经济活跃度的印花税数据看,上半年渝东新城六地印花税同比增长66.79%,交易活跃度快于全市平均水平,创新发展潜力正不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