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税护三江源碧水蓝天

2024年10月09日 版次:02        作者:赵建政 刘璐 韩世峰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近年来,青海全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水平,让高原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统计数据显示,自环境保护税开征以来,青海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环境保护税5.28亿元,全省污染物排放量从开征时的78.66万吨/年降至40.9万吨/年,降幅达48%,减排效应显著。2023年,全省排污企业通过升级环保设施,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和浓度值,享受税收减免1.23亿元。

政策激励 企业主动降污减排

黄河大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电力项目开发、投资,电厂废弃物综合利用及经营的发电企业。受环保税“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激励作用,企业在对燃煤火力发电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后,2023年企业缴纳环保税49.61万元,较2022年少缴了不少,这更加坚定了企业走绿色发展的路子。

在绿色税制的激励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努力实现清洁生产、循环发展。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作为本地水泥行业的支柱性企业,自2012年至今,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投资5000余万元用于绿色矿山建设、生产设备更新改造及技术升级,通过加大环境治理、突破技术难关等方式开启了“绿色生产”模式。

“公司近三年享受各项税收减免500余万元,公司利用这些资金加大在绿色环保方面的投入力度,帮助企业实现绿色循环发展。”金圆水泥办税人员郑玉善说。

近年来,青海省税务局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充分发挥绿色税收的调节和引导作用,倾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激励企业主动抓技改、降排放、减税费,着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企业效益共赢,携手激发绿意盎然的新“税”力。

服务团队为企定制绿色礼包

让青海西旺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赵海兰感受最深的是环保税、印花税、资源税等10个财产和行为税税种合并申报。“减少表单数量和数据项,进一步减轻了企业的填报负担,降低了申报错误概率。前不久,我们将厂房原有的一台燃煤锅炉更换成了用电锅炉。在更换过程中,税务部门帮助我们解决了涉及的税收处理难题,信息填报省时又省力。”赵海兰说。

青海百能汇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能源局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项目承担单位,凭借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优质的产品质量,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领先的光储一体化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税务部门及时上门开展政策宣传辅导,我们累计享受税收优惠1300余万元,这些政策红利让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到研发和生产中。”该公司财务负责人杨女士说。

青海税务部门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成立专家服务团队主动贴近企业需求,就企业关心、关注的难点、热点涉税问题,整理成“绿色税收礼包”,全覆盖宣传推送、多元化解读辅导、精准化快速落实。通过推行简并申报,持续优化税费业务办理流程,畅通政策落实渠道,着力增强企业向“新”力。

协同共治 向“绿”而行

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三江源头,是构筑三江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地区。“通过升级改造公司污水处理能力提升20%。”玉树市结古排水有限公司负责人华欠闹日说,“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和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今年我们已享受各项税收减免14万余元,现在企业既环保又赚钱,两头都顾上了。”

玉树州税务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玉树州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若干措施》《玉树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健全完善地方绿色税制体系,助力支持草原土壤保护、节能减排、防尘防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工作,主动为玉树绿色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近年来,青海税务部门持续加强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建立健全跨部门绿色企业发展问题快速响应机制,深化联合控管、联合激励、联合惩戒等协作治税举措,通过信息比对、源头控管、征后复核闭环管理,全力推动绿色税收数据共享共用,大幅提升环境保护税控管质效。

青海省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青海税务将更加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主动靠前服务,通过深入宣传、全面落实各项税惠政策,推动企业改进升级排污设施,减少污染排放,以更加积极的担当作为、更加有效的务实举措,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