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一为金沙江上开闸发电的水电站,下图二为金沙江上正在运转的水力发电机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四省三州一市(以下简称“三州一市”),位于横断山区“三江”流域,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税收数据显示,2023年,“三州一市”绿色能源产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21.70%。其中,增速最快的为昌都,达到127.69%,增速最慢的玉树也有52.28%。
“在发展绿色能源经济方面,‘三州一市’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纳超洪介绍,“三州一市”地处横断山区“三江并流”区域,山脉、河流相间分布,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河流落差大且支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达11308万千瓦,占全国水能蕴藏量的16.63%。另外,“三州一市”地域辽阔,日照充足,光能资源富集。
税务登记数据显示,目前“三州一市”拥有绿色能源产业496户,其中水力发电企业401户,太阳能发电企业88户,风能发电企业7户,初步形成以水电开发为主导,水、风、光多能互补的产业格局。其中,甘孜、迪庆两地水电企业户数369户。
近年来,“三州一市”税务部门落实好大规模留抵退税、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基础设施项目的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六税两费”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增强了西部地区对绿色能源企业的吸引力。资金的涌入加速了“三州一市”能源项目落成,发电量屡创新高。当地水、风、光互补技术日益成熟,水电站从单纯的电量输出源转型升级,增加了电网调节功能,实现电量供应与调节并举。
“三州一市”在高质量推动绿色水电主业发展的同时,以水电站建设为基点推动乡村振兴。迪庆乌弄龙电站的建设形成以燕门乡、康普乡、白济汛乡为中心的集镇发展模式,壮大高山药材、绿色粗粮食品等集镇特色产业,把集镇打造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节点和区域中心。同时,助力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约1900万元,援建公路超290公里,方便老百姓出行,近10万名群众受益。
纳超洪分析,“三州一市”地理位置相毗邻,能源发展存在共同点,建立能源合作机制是其优势转化的重要途径。“三州一市”应加强对新能源产业基地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合力扩大开发规模,形成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完善风、光、水一体、清洁发电与用能产业衔接的低碳型产业体系。
同时,应积极培育“三州一市”区域电力消费市场,通过跨区域电力的消化和转移,提升清洁能源增值空间和税收贡献。打造“三州一市”绿色能源品牌,为国家清洁可再生能源和西电东送基地统筹建设基础电网,持续拓展西电东送的范围和规模,借助区域内和区域外两个市场的开拓,将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
在进一步落实好税费优惠政策方面,纳超洪建议“三州一市”税务部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打破地域限制,整合“三州一市”税务部门优势资源,促进绿色能源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迪庆藏族自治州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