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好民族地区纳税人缴费人,服务好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在做民族团结工作。”最近,西北工业大学考察学习团来到国家税务总局融水苗族自治县税务局学习交流,在谈到税收工作与民族团结的关系时,融水苗族自治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娄万海说。
1984年10月,娄万海出生在贵州六盘水市,是一名彝族青年。娄万海2009年考入广西税务系统工作,2021年10月来到柳州市融水县,担任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从彝乡到苗寨,3年来,他奔忙在芦笙吹响的地方,用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在他的带领下,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税务局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
办税服务厅增添一抹民族特色
融水县地处广西北部,这里居住着以苗族为主的汉、壮、瑶、侗、仫佬、水6个民族。娄万海刚到融水县税务局,就来到办税服务厅调研,他发现来办税缴费的很多中老年人只会讲少数民族语言。
不久后,娄万海根据融水县域民族特点,在遵循办税服务厅税务视觉识别效果的基调上,特意布置了融水苗族的苗锦、银饰、芦笙等民族文化元素,为办税服务厅增添了一抹民族特色。
同时,针对融水县民族结构,娄万海创新推出普通话+苗语、壮语、瑶语等“1+N”特色服务专窗,解决了不同民族纳税人缴费人因语言不通带来的交流沟通障碍。融水县缴纳社保费的中老年人使用的手机大多没有智能功能,于是,娄万海要求税务干部在宣传推广智能办税的同时,为中老年群体保留“柜面办、现金缴、纸质票”的服务,提供“智能+传统”特色办税缴费方式。
“我来办理税费手续,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很好,还可以用苗语和我交流,我很满意。”市民陆先生说。
融水县税务局还创立“苗税先锋”党员服务品牌、“蓝水滴”志愿服务品牌、“山融融水苗苗”税费宣传服务品牌和“楠竹税韵”党建文化品牌,着力解决纳税人缴费人的“堵点”“难点”问题。
高山苗族村屯解决用水难
2022年初,融水县税务局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乡村振兴工作调研,局里的乡村振兴工作联系点是暖坪村小杆屯、杉木屯。
初到暖坪村,娄万海印象深刻。这两个苗族村屯位于半山腰,由于地高山陡,土质沙化,水源十分匮乏。村民年年辛劳,却长年因干旱而粮食歉收,一直盼望建设一条抗旱保苗的灌溉水渠。
在娄万海的推动下,柳州市税务局、融水县税务局出资12万元援建了农田灌溉水渠,2022年6月在小杆屯铺设4条灌溉水管,在杉木屯建成1条饮水水管。
2022年下半年,全国多地出现罕见干旱,小杆屯、杉木屯2个蓄水池、5条大口径灌溉水管做到了灌溉农田水源足,人畜饮水有效供应,惠及2个屯55户260多名村民,70多亩农田的灌溉用水难题得到解决。
村里建起“税轩同心圆广场”
今年农历正月十七,是融水县安陲乡大田村一年一度的苗族十七坡会,融水素有“百节之乡”之称,其中苗族坡会节是最隆重的民族节日。坡会节期间,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吹着芦笙,齐聚一堂,节日氛围浓厚。
“有了这个宽敞的文化广场,我们在这里跳踩堂舞、吹芦笙,老人们也有了休闲的地方,晚上酗酒打牌的人少了,村民相处比以前更加和谐。”大田村村民乔春梅说。
2022年底,娄万海在一次与大田村村民交谈中得知,苗族村民有赶坡会、吹芦笙的习俗,每年的坡会活动都自发地在河边或在田里开展民俗活动,村民们希望能有一块更加安全的活动场地。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很快,娄万海就找到大田村驻村税务干部,希望本着实用、节约的原则,会同村“两委”尽快拿出一个建设村民活动场地的方案,县局党委力所能及给予支持。
经过多方协调,融水苗族自治县税务局筹资26万元,用于建设村民活动场地。2023年2月,大田村芦笙坪广场建成并如期赶上了当年正月十七坡会。广场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设有芦笙坪、汽车营地、露营点、税收宣传和民族文化长廊。娄万海还给这个广场起了一个具有税务和民族团结元素的名字——“税轩同心圆广场”。
这些年,在娄万海的带领下,融水苗族自治县税务局先后荣获柳州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广西五四红旗团支部等称号。娄万海也被评为广西优秀共青团干部、广西改革创新先进个人。最近,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他又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获得荣誉是鼓舞,更是鞭策,我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扛牢税收主责主业,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娄万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