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超300天“大连蓝”是怎样实现的

2024年10月23日 版次:03        作者:朱沫 陆丹阳 任羽佳 本报记者 程丽华 陈佳赓

金秋的大连,天蓝海蓝,满城清澈。数据显示,2023年,大连全年收获319个优良天,连续7年优良天数达300天以上,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99.1%,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大气污染物排放有效降低,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环保税作为绿色税制主要税种,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连税务部门积极探索环保税征管新思路,针对气、液、固三态污染物排放,分行业开展环保税专项调研和风险排查,引导企业降污减排,增强绿色发展理念,让环保税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专项排查,大大降低申报风险

记者在国家税务总局大连市税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该局先后进行了燃煤火电、供热、污水处理行业及固体废物等专项环保税排查,相关企业环保税申报风险大大降低。

燃煤火电行业是产生环保税应税污染物的主要行业,所排放的水和大气污染物占大连市各类污染物的13%以上。大连市税务局将燃煤火电行业作为突破环保税管理瓶颈的切入点,组织团队开展专题税收调研。

环境保护税法规定,对每一排放口或没有排放口的应税大气污染物,按照污染当量数从大到小排序,对前三项污染物征收环保税。调研中税务干部发现,有部分火电企业在申报大气污染物环保税时,仅对生态环境部门规定采用自动监测方法监测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三项污染物进行申报计算,而生态环境部门规定采用手工监测方法监测的汞及其化合物未纳入污染物当量数计算和排序中,极有可能导致企业漏缴环保税。

因此,大连市税务局将汞及其化合物作为火电行业重点规范对象,通过审核比对第三方检测机构手工监测的汞及其化合物排放量,全面梳理汞及其化合物税源采集、排放量计算、享受减免税条件,排查企业疑点。最终发现,142户次企业存在漏报汞及其化合物污染物情形,累计补缴税款500余万元。

除了燃煤火电行业,近年来,大连市税务局还对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水泥制造业开展行业调研,让企业认识到环保税法的严肃性和刚性要求,进而增强环保意识,主动减污降排。

作为港口城市,大连在港航物流方面地位突出。那么,港口作业会产生应税污染物吗?会的。“港口在生产经营中会产生并排放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等污染物。以前,我们对环保税了解不够深入,税务干部详细解读让我们明白了保护环境不仅是社会责任,还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税收优惠。”辽宁港口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晶晶说。

该公司投资460万元改造污水分离系统,严格把控固体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利用和处置。截至2023年,该公司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2018年相比,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89%,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91%,烟尘排放量降低99%。“节能减排不仅改善了环境,还给公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张晶晶介绍,该公司从2018年至2024年,累计享受环保税优惠35.37万元,与此同时,缴纳的环保税款也下降了58%。

部门协作,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大连市2022年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为了助力无废城市建设,大连市税务局积极宣传落实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环保税优惠政策,并协调各县区建立由财政部门牵头主导,生态环境、工信、住建等多部门参与的环保税信息共享机制。聚焦火电、供热、钢铁制造等重点行业,税务部门利用大数据为企业进行固体废物环保税风险画像,实现精准监管。

“在环保税固体废物管理过程中,我们与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互通信息,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享受到环保税优惠。”大连市税务局资源和环境税处处长唐永锋向记者讲述了大连星海湾供热有限公司受益于这一工作机制的故事。

原来,大连星海湾供热有限公司作为供暖企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粉煤灰炉渣。企业秉持着绿色发展理念将粉煤灰炉渣运输到合作企业生产砖块,按规定应该符合享受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环保税优惠政策,但却未列入大连市工信局公示的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结果名单,因此无法享受环保税减免。大连市税务局干部了解情况后,主动到企业实地调研,并通过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帮助企业协调工信部门依法开展固废综合利用评价,后又根据第三方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报告,确定该企业可以享受环保税减免政策。“在税务部门协调和帮助下,我们公司在工信部门‘榜上有名’,目前公司累计享受环保税减免20余万元。这让我们更有信心做好废料治理,公司固体废料利用率已经达到了100%。”大连星海湾供热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唐永锋介绍,截至目前,今年大连市税务局与市工信局累计共享产废纳税人综合利用信息52户次,组织钢铁、火电、供热企业补缴固废环保税8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