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岗责重构驱动基层税务分局“转型”

2024年10月23日 版次:07        作者:郑华兵

国家税务总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税务局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积极推动与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基层税务分局征管岗责体系改革,通过转变观念、优化职能、重构岗责,着力提升基层税收管理水平。

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基层税务分局转型升级的趋势

黔东南州税务局转变思维方式、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合理划分业务边界、科学调整岗位职责,为基层税务分局赋能减负,推动其优化服务,提升效能。

以征管岗责转变推动分类管事观念转变。梳理、优化办税服务厅、税源管理分局的职能职责和工作关系,制定《基层税务分局优化税费征管服务岗责事项清单》,共93大项214小项业务,组建前端、中枢、后端管理团队对高频简单业务、重大复杂业务、日常基础业务实行分类管事、团队协作的专业化管理,树立“分类分级、协同流转、管服并重、权责明晰”的岗责新理念,避免税务人员被大量日常基础性业务“包裹”,提升税源精细化管理程度。

以组织模式转变促进人力资源布局转变。黔东南州各县税务局干部队伍规模较小,如何破解人少事多的困局是不可回避的课题。征管岗责体系改革在保持现有机构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按照专业化、集约化、差异化管理方向合理配置征管服务力量,将即办注销等高频简单业务划给前端按岗位办理,一般注销等复杂业务划给中枢按团队应对,简易注销等基础管理业务划给后端按管户负责,实现从以职能为主线到以流程为主线的分类分级管服并重模式转变,并将人力资源向数据管理应用、风险分析应对、关键税源治理、复杂事项处理等岗位倾斜,通过优化组织体系和资源配置,提升征管资源利用效率和基层税收管理水平。

以服务方式转变引导办税缴费习惯转变。黔东南州地处偏远,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高,纳税人缴费人办税缴费普遍依赖于税务干部帮办、助办。征管岗责体系改革通过增加导税咨询和自助区辅导助办岗位实现业务分流,打造以网上办理和移动端办理为主、自助办税终端为辅、前台受理兜底的办税缴费网络,引导纳税人缴费人尽量通过线上自主办税缴费,养成“非接触式”办税缴费的行为习惯,推动服务模式从“帮办”“助办”向“慧办”转变。

重构职能,探索基层税务分局征管改革的实践路径

全面梳理基层税费征管服务岗责,整合、优化税源管理分局、办税服务厅职能设置,构建与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基层税收征管服务岗责体系。

架构重组,组织体系转型升级。在保持现有机构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采取“两端+中枢”的团队管理模式,将原有办税服务厅、税源管理部门人员分为前端团队、中枢团队、后端团队。一是做优前端。在办税服务厅设置前端团队,划分电子税务局服务区、移动终端助办区、自助办税终端自办区、前台窗口办理区、中枢业务办理区,通过场景化“五区”分流,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自助帮办、简事快办、难事特办服务。二是做强中枢。组建中枢团队,不再承担管户职责,专注于开展风险分析应对、复杂事项处理和关键税源管理,提升税收监管专业化、精准化水平。三是做实后端。采取“管户到人+分类管事”的模式,做好纳税人基础管理事项、低风险提醒事项、服务走访事项,压实税源管理责任,为提升征管质效打牢基础。

人岗重配,征管资源优化整合。按照“两端+中枢”的模式,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将办税服务厅、税源管理分局人员统筹调配,推动税费征管服务向更高效、更专业、更精细转型升级。一是前端团队按区域配置。根据“五区”职能,合理调配人员承担电子税务局服务区、移动终端助办区、自助办税终端自办区辅导和助办工作。新进公务员等干部承担前台窗口办理区的简单高频事项办理,中枢团队选派人员轮流到办税服务厅办理复杂争议事项。二是中枢团队按能力充实。以重点税源分局为班底,将熟悉税费业务、有风险分析应对能力的骨干人员充实到中枢团队,在应对疑难任务、解决复杂问题中不断提升能力,形成一支业务能力强、人员素质高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三是后端团队按管户整合。调整基层沟通能力强的年长干部到后端团队,承担全局税源管理基础简单事项,完善评价机制,激励年龄偏大的干部发挥个人特长履职尽责,逐步盘活人力资源。

流程重塑,业务流转协同联动。根据纳税人缴费人业务办理需求和业务流转要求,按照重新组合的工作团队职责,逐步打破以职能为中心的传统业务运转形态,推动各类任务智能化整合、场景化推送、随机化派单、集约化应对。一是办税缴费“五区”分流。按照“最短路径、最少耗时”原则,梳理办税服务厅业务流程,制定导税分流规程,增加导税咨询和自助区辅导助办岗位,避免纳税人缴费人“分头办理、重复排队”,实现税费业务“一厅即办”。二是中枢任务随机派单。根据当前在办业务量、当月已办结业务量、本月平均已办业务量、人员在岗状态等维度,运用“双随机”算法模型进行任务分配,嵌入任务系数科学记分,并与干部评先选优等有机衔接,在有效防范业务风险和廉政风险的同时实现工作弹性分配、均衡有度。三是风险任务提级应对。前端和后端团队在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发现的风险疑点移送给中枢团队统一扎口、集中分析、差异应对,简并监管任务,提升监管效能,推动单一税种处理向全税种联动管理延伸,单一疑点应对向全行业风险排查拓展。

优化岗责,释放基层税务分局征管服务的改革效应

黔东南州税务局通过基层税务分局职能重构、资源重配和流程再造,发挥改革的乘数效应,基层征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管理机制更优化。通过建立“团队+岗位”的扁平化运行机制,对办税服务厅、税源管理分局职能进行系统性重构和整体化重塑,深化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减轻基层税务分局的工作负担,有效提升基层税费管理能力。2024年3月以来,试点单位办税服务厅窗口代开发票等高频业务量同比下降45%,综合服务窗口压减50%以上。

人岗配置更合理。通过安排新进人员进前端打好业务基础,年长干部在后端发挥管理经验优势,复合型人才在中枢解决“疑难杂症”,更好地发挥了团队效能。2024年3月以来,中枢人员人均风险应对件数均差1.5件以内,有效避免了“苦乐不均”“鞭打快牛”等现象,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岗相适的局面。

办税缴费更高效。实施流程再造进一步减环节、减窗口,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办税缴费的“最短路径”,推动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3月以来,自助终端区业务量占比29.97%,电子税务局区业务量占比47.39%,移动终端区业务量占比1.38%,中枢办理区业务量占比0.86%,窗口办理区业务量占比20.4%,有效实现业务分流,大幅提高纳税人缴费人办事效率。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