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无垠的腾格里沙漠边缘,一片曾经黄沙漫天的戈壁滩,如今却孕育着一片大数据产业的热土——“西部数谷”宁夏中卫西部云基地。右图画面为基地算力平台建设项目——中国大脑绿色数据中心。目前,宁夏中卫市已建成亚马逊、美利云等16个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机架规模累计达到8.4万架,为国内4000余家企事业单位提供算力服务。
中卫作为“东数西算”的节点城市,经过多年发展,已跻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八大节点,被列入国家十大数据中心集群,算力质效指数居全国第四、西部第一。今年,中卫市发布《中卫市支持建设大数据产业中心市的若干政策(试行)》,从人才引进、产业推介、降低算力使用门槛及加大对大数据和云计算企业信贷支持、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场景应用等方面,出台扶持奖励措施。
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领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提供服务的业务模式,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软件即服务三个层面。中卫地区的云计算产业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即服务层面。从税收数据看,中卫云计算产业发展呈现经营主体、投资规模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2023年,在中卫登记注册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企业299户,占全市企业登记注册总户数的2.16%,较2019年增长了2.45倍。开具增值税发票金额24.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0.25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1.62倍;累计实现税费收入3.25亿元,较2019年增长11.84%;累计办理各项退免税12.96亿元,年均增长68%。
为更好发挥中卫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数据优势,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胡菲菲建议,以《中卫市支持建设大数据产业中心市的若干政策(试行)》出台为契机,通过延链补链,拉动上游原料部件、中游组装生产、下游集成应用的成熟产业链在中卫落地,建设智算中心,形成中卫云生态大市场,不断增加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附加值。
分析税收数据发现,数据中心建设初期往往存在投资大、产出小的情况,尤其是服务器更新频次高,易产生大量留抵税额。胡菲菲认为,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数据中心建设购进设备,适用税率为13%,数据中心主要收入为信息技术服务,适用税率为6%,进项大于销项,因此带来大量留抵税额,出现退税金额长期大于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情况。
另外,中卫云计算和大数据企业的大型机器设备、精密仪器等,大都从北京、上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采购。企业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购进设备支付的增值税额,在本地形成进项税额,在申请留抵退税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留抵税额,给退税地财政带来较大压力。对此,胡菲菲说,考虑到数据中心属于国家基础设施,消耗当地资源、能耗,应关注研究这一问题,提升增值税地区间分配的均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