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市郫都区锚定“科创高地、锦绣郫都”总目标,坚持“制造强市、工业强区”不动摇,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建设成都西部智造中心。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郫都区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聚焦制造业企业实际需求,主动送政策、优服务,助力当地传统产业提能升级、智能制造企业加速“出海”。
政策直达 集群成势向“味”来
鱼肉鲜美酸爽、酸菜脆嫩不腻,在川渝人的美食谱系里,“酸菜鱼”绝对是江湖菜里的经典之作。以往,每到惊蛰时节,川渝人几乎每家每户都要腌制一坛酸菜。现在,你只需备好食材、温锅热汤、拆袋料包,就能大快朵颐了。
走进位于中国川菜产业城的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层楼高的智慧工厂让人眼前一亮。机器人按照工艺配方自助完成配料,智能炒料系统“反应釜”低温均匀慢熬,智能仓储系统让产品储存运输自如……若不是空气中不时飘来麻辣鲜香的味道,让人很难将这里跟调味品联系起来。
“近几年,公司在‘智改数转’上投入大量资金,接连出台的税费优惠政策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智能化转型的决心。我们的智慧工厂拥有5项行业领先技术,所有的配料、运输、炒制、包装、清洗、入库全流程都采用数字化手段指挥调度,多项指标均创行业新高。”该公司财务部负责人张艳介绍说,今年1月—9月,企业已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1840万元、增值税减免17万元。
从声名远扬的“鹃城牌”豆瓣,到以火锅调料和中式菜品调料为主的大型复合调味料生产企业天味食品,再到休闲食品赛道耳熟能详的品品、有友、金大洲……中国川菜产业城正提质扩能,全力打造四川美食产业新高地。
川菜产业“连线成网”,只是成都市郫都区产业发展“集群强链”成效的一个缩影。为助力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成都影视城、中国川菜产业城和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四大重点片区”以“新质”促“高质”,当地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标准化分类管理等方式向企业精准推送各项税费支持政策。同时,他们还针对重点企业在政策理解和申报操作等方面的问题,实行“专员对接、专题辅导、专项服务”工作模式,引导企业快速走上、走好“智造”升级之路。
优化服务 串珠成链行“智”远
在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现代工业港新经济产业园的成都科锐传感器有限公司车间内,全自动丝网印刷机正有序地运转着。工作人员身着蓝色防静电服紧盯屏幕数据,带着温度的传感器芯片顺利下线。
作为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该公司手握16项专利。通过10年的研发和技术积累,企业成功开发出第三代氧传感器,打破了国外企业几十年的垄断。该公司旗下的陶瓷烧结、传感器装配测试线以及各类产品,远销欧美等海外市场。
去年以来,该公司已享受了增值税加计抵减合计72万元、出口退税1280万元。“国家的好政策加上优质的纳税服务,让公司有了充足的发展底气。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在国际市场上争取更多发展空间。”该公司财务人员向鹏说。
壮大科技实力,引领产业创新。当地税务部门严格贯彻落实上级税务部门关于推进出口退税服务监管新机制工作的决策部署,通过优化税收服务、简化办税流程,确保企业应享尽享税费红利。他们积极落实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增强企业“走出去”的底气,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成都市郫都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持续落实好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扎实推进税费优惠政策红利直达快享、精准落袋,用“真金白银”激励经营主体加大创新力度,推动制造业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