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税银驿站·便民缴费服务点”,孙淑红感慨万分:没想到,自己的难事,在“特事特办”绿色通道给解决了。
孙淑红到了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年龄,在办理待遇核定时,被告知未达到规定缴费年限,只有补缴养老保险费后,才能办理退休手续。于是她匆匆赶到“税银驿站·便民缴费服务点”补缴养老保险费,却因为不熟悉流程犯了难。服务点的工作人员核实情况后,联系人社部门,依托“一厅联办”服务机制,为她开通“特事特办”绿色通道。最终,在确保不影响缴费人权益的前提下,由税务部门出具情况说明,人社部门进行核实,帮助孙淑红顺利办理了补缴养老保险费事宜。
孙淑红感受到的便利,是海北州税务部门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通过“税银驿站·便民缴费服务点”不断提升税费服务质效的结果。
海北州是一个以藏族、蒙古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牧区住户分散。国家税务总局海北藏族自治州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索昂才仁说,在全州各县设立“税银驿站·便民缴费服务点”,破解了农牧民群众居住地偏远、信息化程度不高、业务流程不熟悉、牧区银行网点覆盖不全等问题。
今年初,海北藏族自治州税务局推出线下“税银驿站·便民缴费服务点”便民服务模式。税务、社保、医保、金融等部门加强联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保障机制,在农牧民聚居地打造集征缴服务、争议处理、政策咨询、业务操作于一体的服务点,就近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海北州首个“税银驿站·便民缴费服务点”设立在海晏县甘子河乡托华村村委会对面的星星商店内,提供政策咨询、争议处理、协助辅导缴费等服务。2023年6月,青海省税务局推动合作银行在微信渠道增加藏文缴费界面、扫描身份证自动识别缴费等功能,解决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群众语言不通、缴费不便等问题。农牧民群众遇到税费问题,可以选择“藏汉双语”服务,也可以通过上门咨询、电话咨询、视频沟通的形式,了解城乡居民两险缴费标准、待遇领取等各类惠民便民政策。如果有特殊情况,服务点工作人员还会第一时间到牧民家里辅导涉税涉费业务,切实打通社保缴费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服务点挂牌当天,海晏县金滩乡东达村村民马明说:“我不会操作手机,以后有了服务点,在家门口就能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据了解,按照“突出重点、试点先行、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的思路,截至目前,海北藏族自治州税务局已在海晏、门源、祁连、刚察县域地区推广5个“税银驿站·便民缴费服务点”,做到缴费群体缴纳城乡居民两险“缴费不出村”全覆盖,推进社保缴费服务从“能办”向“就近办”“智能办”“贴心办”转变。
为辅导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缴费,该局依托藏汉双语“马背税费宣讲”“摩托车宣讲”网格管理服务团队,入户发放汉藏双语社保缴费政策小手册,用“乡音土话”与农牧民“拉家常”,面对面、零距离开展政策辅导,手把手教农牧民“掌上”缴费。截至目前,该局入户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份,辅导缴费800余户次。
如今,海晏县“税银驿站·便民缴费服务点”联办区域累计提供线下缴费服务600人次,完成线下缴费120人次,提供线上缴费咨询电话辅导、视频辅导2400余次,平均办理时间缩短50%,为80余位特殊人员提供“陪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