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小伙多吉的笔记本

2024年11月04日 版次:06        作者:黄志良 华露 本报记者 郑国勇

“真没想到电话那头居然是个藏族小伙儿。”每次听到这句话,国家税务总局大连金普新区税务局登沙河税务所的同事都会笑着介绍起所里一位特别的青年干部——藏族小伙旦增多吉。

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答如流的政策表述,大连市税务局优秀公务员等多项荣誉加身,这是今天的多吉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但是仅仅6年前,刚到大连参加工作的多吉连用普通话跟纳税人缴费人讲解政策都还存在困难。

一切的变化,得益于多吉的几个笔记本。

翻开多吉刚入职时的笔记本,上面记录最多的就是汉语与藏文两个版本的税收知识和政策内容。因为入职之初,多吉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语言差异。

当时,多吉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没问题,但却不能精准表述专业的税收词句和税收政策。为了在工作中快速熟悉汉语表达,他尽可能地用汉字记录政策内容,如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就用藏文标注。每天他都会阅读几遍笔记本的内容,纠正发音,加深记忆。逐渐地,他可以较为流利地用普通话为纳税人讲解政策了。“相当于我给自己内置了一个翻译中转站,每次为纳税人办理业务,我会先将税收政策翻译成藏语来理解,然后转变成普通话,最后再进一步转化为他们更容易理解的通俗口语。”多吉说。

突破了语言难关后,多吉把更多精力放到税收业务学习中。并非税收专业出身,语言也是弱项,让多吉的学习之路变得异常艰难,但他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白天,他结合自身工作内容,向同事请教学习,将纳税人最常用的、最新出台的、自己不熟悉的政策记在笔记本上。下班后他会翻开笔记本,对照专业书籍深入学习,整理形成自己的学习笔记。几年来,他先后在征管科、房地产交易办税服务厅、税源管理科工作过,业务能力突飞猛进。同事王峥说,多吉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很强,如今他在业务方面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多吉还是一个善于思考和总结的人。6年里,每次在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他都会认真记录,写下自己的所见、所想、所得,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工作方法。

2023年底,多吉接到一个紧急任务,当年新增自然人填报专项附加扣除数量较多,需要尽快完成附加扣除重复采集核查工作。多吉加班加点联系纳税人,逐一确认信息,最终在3日内完成所有信息的采集核查。

这项工作结束后,多吉在笔记本中写下“换位思考,耐心沟通”的标注。问及原因,他表示,当时有一对夫妇,强烈要求双方都以100%比例扣除子女教育这一项,这明显是不合规的。眼看着信息核查工作即将结束,多吉转变工作思路,和这对夫妇唠起了家常,了解到他们刚刚离婚,双方都心存怨气,所以才导致沟通异常艰难。为此,多吉耐心缓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告诉他们关于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可以选择父母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在多吉的辅导下,他们二人按照政策规定上报了扣除比例,完成信息核实,双方的关系也有所缓和。

翻开多吉最近的一次笔记,上面写着:“大连,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在我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故乡一定会越来越繁荣。”多吉说,自己越来越喜欢这座城市,也越来越热爱税务工作。未来,他会继续学好业务、干好本职工作。那些他引以为傲的笔记本,将继续陪伴他走过更多“青春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