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
前不久,女儿从幼儿园放学回家跟我说,老师让大家分享妈妈的工作。
“你是怎么说的?”我很好奇。
“我说我妈妈是写稿子的。”她说。
女儿用稚嫩的话语,说出了对记者的直观认知,引发了我对记者角色的思考。记者这个职业自诞生以来,主要工作的确是写稿子。然而,在当下,随着报、网、端、微、屏等媒介日益多元,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形态相交相融,全媒体变革加速演进,AI写新闻成为现实,记者的工作又不仅仅是写稿子,还有拍照片、剪视频、做海报……
在传统媒体时代,对于记者而言,写出一篇好稿子,需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其中,脚力是根基,眼力是前提,脑力是核心,笔力是关键。在全媒体时代,新闻记者不仅要继续践行“四力”要求,而且要建构和涵养自身与全媒体生产机制相匹配的新思维、新能力、新作风。这就涉及一个比较严肃的话题——记者如何在守正创新中持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近年来的税收宣传中,我和同事们积极向全媒体记者转型,持续探索新兴技术,开辟内容创作新途径,以笔为剑、以镜为矛、以声为翼、以网为帆,记录真实、传递温暖、引领方向,不断拓展税务新闻呈现的边界,让内容与运营形成立体传播态势,努力呈现出真实、生动、多彩的中国税务形象。
秋去冬来,时间的脚步从不停歇。对于记者而言,高光时刻永远在路上、在前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面对新的媒介环境,我们需要进一步挖掘鲜活内容、创新表达方式、拓展全媒体传播渠道,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税务故事。
这个记者节,我们整装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