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
税收对就业有怎样的支持作用?在编辑本期稿件的过程中,答案逐渐清晰起来。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近年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持续优化完善支持创业就业的税费优惠政策,既有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普惠性税费优惠支持政策,又有支持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税费优惠政策。这些税费优惠政策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不含水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诸多税费种,支持作用体现在减负担、稳预期、强信心多个方面。
——减负担。以个体工商户减免增值税、个人所得税政策为例,假设某个体工商户一年营业收入为100万元,可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50万元。那么,该个体工商户的月销售额约8万元,不超过10万元,免征增值税;年应纳税所得额为50万元,不超过200万元,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相当于少缴个人所得税5万余元,有效降低创业涉税成本。不仅如此,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六税两费”等政策,都能有效降低创业主体的运营成本。此外,对于重点群体如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纳入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的脱贫人口(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以下简称脱贫人口)、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以下简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等,税费优惠能有效减轻其创业就业的资金压力,带来的支持是“真金白银”的。
——稳预期。近年来,国家不断延续、优化、完善支持创业就业的税费优惠政策,不仅延续了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毕业年度内应届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限额内依次扣减增值税及附加税费、所得税优惠政策,而且将从事个体经营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脱贫人口、失业半年以上人员,每年每户扣减税费的限额标准从12000元提高至20000元。连贯且稳定的政策,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可预期的稳定发展环境。同时,税务部门简化办税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促使企业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全社会干事创业氛围进一步浓厚。
——强信心。经济发展离不开信心的支撑,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随着一大批支持就业的政策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就业群体感受到了国家政策支持的温度,越来越多吸纳就业的企业感受到了国家政策支持的力度,在创业投资领域,创业者敢投、敢干、敢闯的劲头越来越足。目前,我国就业环境公平、就业结构优化、人岗匹配高效、劳动关系和谐的局面逐步形成,系统集成、协调联动、数字赋能、管理科学、法治保障的就业工作体系更加健全。相信随着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进一步优化调整后,我国就业环境还将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