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陕西省科学技术厅批复同意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建设秦创原无人机产业创新聚集区,提出通过3年建设,形成覆盖全产业链条的无人机产业创新集群。无人机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区开拓新赛道、拓展竞争优势的关键途径。
为助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国家税务总局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税务局升级服务,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目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优流程、增便利、减负担,帮助无人机企业高效享受税费优惠政策,护航低空经济蓄势“腾飞”。
组建专项团队 聚焦涉税需求
陕西水务发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无人智能硬件开发、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氢能源技术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以无人化作业、数字化模拟、智能化管控为路径,开发新一代监测技术产品及服务,打造应用在智慧工程建设、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数智综合管控生态。作为陕西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除了“低空经济空地协同无人配送”项目,该公司的核心产品——鹰巢机库、猛禽系列无人机等也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我们的猛禽系列无人机最初是为了满足集团内部水利工程巡检而研发的。以工程环水保巡查作业为例,原先4个人一辆车,耗时7天—10天才能完成一次全面巡查,还会存在一些遗漏或盲区。现在,采用猛禽无人机配合鹰巢机库后,我们可以做到7×24小时实时响应,并实现巡查数据的实时回传和处理。同时,我们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张锦英教授团队建立了合作关系,利用石墨烯界面纳米阀固态储氢材料,使无人机飞行作业时间大大延长。”该公司总经理孟晨介绍道。
为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沣西新城税务局针对水务智能科技企业发展特点,以“张海东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引领,组建专项服务团队,量身打造个性化服务方案,“跟踪式”精准对接企业涉税需求,提供全周期税收服务。
作为税费优惠政策的受益者,孟晨表示,税费红利给无人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说:“在税务部门的支持和帮扶下,2023年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06万元,减免税收106.7万元,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26.6万元。这些‘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为公司项目研发提供了强大助力。”
主动靠前服务 提振企业信心
西安科为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西北工业大学与西安科为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战略、探索产学研合作发展新路径,共同成立的混合所有制民参军高科技企业。该公司采取民营控股、学校参股、科研团队全员持股的合作机制,打造国内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智能飞行器龙头企业。
科为实业自筹资金、自担风险,在项目预研阶段全力投入。在推动新体系、新技术、新装备、新产业、新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该公司多项技术和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项目型号、预研资金等方面得到了国家认可和支持,已在全国率先成为机载远程高速无人飞行器研制的民营企业。
科为实业与西北工业大学共建智能飞行器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以“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并重,成果创新与人才培养共赢”为理念,着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智能无人飞行器技术研究基地和高水平原创性成果孵化基地。该公司与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签署智能飞行器项目成果转化合作协议,加速产学研成果转化,发挥了龙头企业引领产业聚集的作用。
据了解,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砺剑—Ⅰ”无人飞行器是科为实业针对未来陆海空等军兵种空战训练需求,以“智慧蓝军”为理念,自主研制的一款高亚音速无人飞行器。该飞行器具备高机动性、长航时、高空高速、隐身和可回收等特点,肩负着第一代空战蓝军“磨刀石”的光荣使命。
沣西新城税务局与时俱进,深入分析低空经济发展态势,通过主动入户走访、线上答疑解惑、“办问协同”辅助、疑难事项兜底四项措施,将“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科为实业财务总监马晓峰称赞道:“税务部门推行‘重点企业专人管、管家上门服务管’,及时响应我们的涉税诉求。2023年,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626.9万元,让我们增强了研发投入的动力和信心。”
沣西新城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黎克俊表示,在低空经济这个新赛道上,西咸新区已按下“起飞键”。作为属地税务部门,我们将立足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特点,不断畅通、优化税费政策推送途径,确保各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推动低空经济乘势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