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金达功能性聚酯薄膜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全球前三;花溪科技方捆打捆机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卫华集团自主研发的起重机防摇摆精确自动定位技术世界首创;“中原农谷”161个优良品种孕育诞生,12个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个、省级奖15个……
河南新乡以“新”为名,因“新”而兴,是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3年,新乡市规上工业企业突破2000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入选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国家税务总局新乡市税务局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打造“新税好办”“云税管家”等服务品牌,建立涉税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困难问题,精准释放税费政策红利,以税费政策赋能科技创新,以优质服务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助力创新型企业行稳致远,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神箭飞天 河南“智”造显身手
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次出征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总长58.34米,直径3.35米,起飞重量约480吨。如此庞然大物,绝非一次铸造,它需要在发射中心总装厂房,精准完成一系列的拼接、翻转、对接、测试,丝毫不能偏差,才能确保稳妥可靠。
据了解,这些流程均由卫华集团有限公司承制完成。卫华集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一家从事起重装备制造的企业,是国内四大卫星发射基地起重装备承制单位,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名单”“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
“我们公司承担了此次神舟十九号吊装的关键环节。我们生产的起重机高精度完成了火箭在厂房内的平躺组装到发射前的垂直外运。”卫华集团董事长韩红安介绍,这些担负火箭组装任务的起重“大力士”虽然“手脚粗壮”,却有着一颗能穿针引线的灵敏“大脑”。它们搭载了卫华集团自主研发的电气防摇摆自动定位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实现精准定位,减少传统吊装惯性,将摇摆幅度降低95%以上,控制在2毫米以内,此项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卫华集团每年将销售收入的4%—6%投入科技创新,先后在起重机电器防摇摆自动定位控制系统、低碳环保起重机等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了1500余项技术专利。其自主开发建立的主梁机器人焊接生产线、智能涂装生产线,开创了世界离散型大型设备柔性制造先河,年产智能起重物流装备及配套产品10万余台套,创造了一个小时下线一台起重机主梁的速度。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集团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近年来,国家各项政策也给了我们很大支持。”卫华集团财务负责人甄宪慧说,“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享受税费减免6012万元,是支持我们研发创新的‘真金白银’。”
新乡市拥有起重机整机生产企业251家,年产整机34万台,是全国产业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产业链最完善的桥门式起重机制造基地。今年前9个月,新乡市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内规上企业产值达540.1亿元。
为支持卫华集团等起重装备产业发展,河南省新乡市成立“起重装备产业链培育工作专班”。新乡市税务局是“新乡市起重装备产业链链长”单位,不断完善“链长+专班”运行机制,组织编写《工业企业涉税服务定制化指引》,将企业发展全流程按税费种进行精细分工,上线工业企业定制服务App,让起重装备行业扫码即可了解政策、获取税费服务。同时,针对行业龙头企业遇到的涉税问题,该局主动与相关单位协调,制定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实施方案,帮助企业规避涉税风险,保证业务真实、合规。
粮安天下 农科“芯”城保丰收
粮食安全,种业先行。种子作为农业“芯片”,是发展现代种业、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与核心。
风吹“黄河畔”,大地起“农谷”。2022年4月,河南省政府出台《“中原农谷”建设方案》,提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推动“中原农谷”种业基地成为国家区域性农业创新核心力量。“中原农谷”成立三年来,连年被写入河南省委“一号文件”。新乡市地处南北分界的过渡地带,是南北物种交叉种植和繁育的优秀试验场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中原农谷”的核心建设区域。
新乡市税务部门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研究制定《服务“中原农谷”建设工作方案》,推出5类办税缴费服务措施;组建涉农税收政策专业服务团队,梳理编写《“中原农谷”涉农税收政策》;在办税服务厅增设“中原农谷”涉税服务绿色通道,目前已实现涉农企业相关涉税服务事项30分钟内办结。
“今年以来,育种中心已享受税费减免263万元。”在新乡市“中原农谷”核心区的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财务总监张波介绍,“这间屋子里的小麦种子刚发芽,隔壁屋子的植株已进入蜡熟期……小麦住进人工气候室的‘季节套间’,离不开税收政策的支持。”
据悉,人工气候室通过对光谱、光强及光周期的精细调控,以及对温度和湿度的精确控制,有效促进了种子在短期内迅速成熟并结出饱满籽粒,能够为后续的科研探索提供有力的支持。小麦、花生等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被巧妙地“折叠”于方寸之间,一年之内,小麦能够在这里完成5代至8代的快速繁育,花生也迎来了4代繁育的加速时代。
以育种中心为代表,目前,“中原农谷”已有161个优良品种培育诞生,12个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成功破解“小麦—冰草”远缘杂交世界难题,高油酸花生品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多个品种填补全国、全省空白;4个种质资源库投入使用,保藏种质资源达13.8万份,约占近3年全国新收集种质资源的1/5。
新乡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灿表示,2024年是“中原农谷”三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新乡市税务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超常规建设‘中原农谷’”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更大力度、更快节奏,为“中原农谷”建设贡献税务力量,助推“中原农谷”拔节生长,“芯”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