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数据之力完善税收生态系统

2024年11月13日 版次:08        作者:贾先川 王洋

前不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相关数据。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0%。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逐渐成为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数字贸易也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此背景下,笔者阅读了《数字经济的税收治理问题研究》一书。该书由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蔡昌等学者编著,聚焦数字经济与税收治理两个研究对象,分析挑战与机遇,提出完善税收治理的建议。

书中提出了税收生态系统理论,认为税收生态系统是一个由政府、中介机构、纳税人作为主体,在外部信息和外部机构与部门的影响下交互作用的系统,具有动态平衡、开放共享、技术变革的特征。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税收生态系统快速发展:多方税务平台的搭建实现了数据和信息的共享,税收征管方式的改进提高了征税效率,税收组织架构的变革激发了各方主体的税收活力。这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优化信用环境,提高纳税人遵从度,维护社会秩序。

同时,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税收治理有待完善。例如,数字经济税制缺失引发了数字经济可税性的争议。数字经济虚拟化、隐蔽性、自由性、无地域性和货币电子化的特征颠覆了传统经济活动模式,使得税基范围和大小难以合理确定。数字经济改变了产品和服务的原有形态,使得课税对象判断标准无法准确界定,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税率确定的合理性。书中引入了滴滴网约车、美团外卖、亚马逊跨境电商平台等具体案例,以数字经济的具体类型为划分依据,进一步详细解释了数字经济业态下税收治理实践遇到的问题。

面对数字经济下税收治理之“难”,作者将视角投向世界各国,从经验和技术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在经验方面,作者分析了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盟各国的数字经济税制以及税收征管的政策与举措:美国和澳大利亚主张在原有税制框架下提高纳税人遵从性,而欧盟各国倾向于另起炉灶,为数字经济新业态单独设置税制。作者对比分析后认为,我国应以保守方式为核心,以创新方式为补充,在现行税收制度中嵌入数字经济要素。

在技术层面,作者主张推动税收治理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关注网络技术在税收治理中的应用和其对税收治理的驱动力。书中着重研究了网络爬虫技术、神经网络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区块链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在税务中的应用实践。例如,网络爬虫技术可以用于监控税源和开展税务稽查,神经网络技术可以用于纳税评估预警,数据挖掘技术可以用于进一步挖掘税收数据的深度价值,云计算技术推动协同治理结构、智能决策机制、大数据治税模式创新,区块链技术在税收治理、税务管理、财税一体化以及税收信息披露与共享等方面发挥重要意义。

作者认为,应将税制优化作为数字经济税收治理的基石,把税收公平作为数字经济税收治理的路径,将批量评估作为数字经济税收治理的工具,让数据在改善征纳关系、提升税收治理水平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