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具有生产经营规模大、层级架构复杂、关联交易和资本运作频繁等特点,因此,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对税收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和税务干部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质效,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以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政策法规为依据,组织大企业条线业务骨干梳理工作内容和主要事项,编写了大企业风险应对“口袋书”,为基层税务干部实现大企业风险应对标准化、流程化和规范化提供指引和便利。
“口袋书”里有什么?
“口袋书”在内容上分为“一图”“两册”“五表”“一清单”。
“一图”是《大企业风险应对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清晰地展示风险应对各环节的主要事项和工作内容。“两册”指《财务报表中隐含的税务风险》和《新收入准则下税会收入确认时间点》两个手册。“五表”包括《印花税测算表》《房产税测算表》《城镇土地使用税测算表》《环保税—施工扬尘测算表》和《增值税—建筑业测算表》,这五份测算表从企业视角出发,有助于辅导纳税人开展有针对性的风险自查。“一清单”为《风险点核查指引详细清单》,结合大企业风险应对成果,按照税种、行业、重大事项梳理出企业常见风险点,帮助企业财税管理人员开展疑点核实。
“口袋书”会怎么用?
在风险应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口袋书”将流程梳理为三个环节,即案头分析、企业自查和实地核实。
在案头分析环节,利用税务系统内外部数据,从基本情况、行业特点、典型案例三个维度梳理详细的“案头分析清单”。税务干部可根据清单逐一“销号”,有序开展风险应对工作。
在企业自查环节,围绕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等税种制作电子测算表,并设置校验规则,纳税人根据自身经营数据填写,测算表自动计算相应税款,为其开展自查提供参考。同时,依照校验规则,税务部门能够快速核对检验企业数据填写的真实性。
在实地核实环节,按照税种、行业、重大事项梳理企业常见风险点,注明适用行业、风险点类型、风险点指向、风险描述、检查路径、政策依据及典型案例,便于税务干部在具体风险应对中参考,防范执法风险。
以对S集团开展风险应对工作为例,税务干部首先借助“案头分析清单”梳理S集团涉税疑点31个。接着,税务干部通过“税种自查测算表”,帮助S集团测算应缴纳印花税、水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等数据,发现其存在因计算错误而少缴税款的问题。发现问题后,税务干部前往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厘清S集团内部架构和外部上下游关系,确定其在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期间少缴税款,辅导企业补缴相应税款,并为企业完善税务内控制度提出建议。
“口袋书”效果如何?
目前,大企业税收风险“口袋书”已在全省税务系统推广使用。
从税务干部的反馈来看,“口袋书”在理顺工作流程、提高应对效率、增强专业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新加入大企业税收条线的税务干部来说,“口袋书”内容精炼、逻辑清晰、要点突出,为他们提供了工作指引。举例来说,对企业进行“风险体检”时,可利用“口袋书”的“五表”及时发现错误数据、不实数据,进而提示纳税人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及时更正,做到寻病因“治已病”,查风险“防未然”,从源头化解涉税风险。
在日常工作中,税务干部还可以借助“口袋书”为纳税人答疑解惑。比如,由于业务较为复杂,Y集团财税人员对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在税法中的收入确认时间点存在疑问,向税务机关提出咨询。了解企业的问题后,税务干部通过查阅“口袋书”,找到了相应的政策依据,解答了纳税人的疑问。
接下来,西安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将持续提升“数据思维”和“风险意识”,在全省范围收集更多关于“口袋书”的意见建议,总结更多行之有效的风险应对举措,进一步优化和丰富“口袋书”内容及流程设置,以“口袋书”为抓手,帮助大企业有效防范涉税风险,提高税法遵从度。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