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取税政部门汇报,到办税服务厅查看办税流程,到重点企业开展工作调研…… ”在郭鲲的办公桌上,一个翻到卷边儿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着他每天要完成的工作,这是他十几年的工作习惯。翻开以前的记录,税收业务、干部需求等待办事项,他全都记在本子上。
郭鲲现任国家税务总局白山市浑江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他先后荣获吉林省优秀税务工作者、白山市劳动模范等荣誉,今年还被评为吉林省劳动模范。
“不避难”,是一种选择
1995年,24岁的郭鲲进入税务系统工作,被分配到江源县(今白山市江源区)地税局石人镇税务所。当时,石人镇税务所只有4名干部,没有独立的办公地点。
一个挎包、一本税票、一支圆珠笔、一沓复写纸,这是郭鲲收税时的“标配”。晴天时,上有烈日暴晒,下有尘土飞扬;雨天时,道路泥泞经常弄得一身泥。这样艰苦的环境,郭鲲一待就是好几年。
2002年,江源县地税局砟子分局成立,当时的江源作为全国重点产煤县区之一,“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当时砟子镇辖区的西煤山,私挖盗采、无证经营煤窑现象时有发生,税源监控难度大,税款流失较为严重。而且违规开采还造成植被损毁严重,矿山千疮百孔。
“干就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干出一番事业,我一定让砟子镇的税收走上正轨!”时任江源县地税局办公室主任的郭鲲主动请缨到砟子分局工作。
自此,寒来暑往,他带着分局的干部翻山越岭,拿着地图走遍了镇里所有矿脉矿山,实地走访100多个矿井。有一次,郭鲲带着干部在西煤山寻找违规矿井时迷了路,到了夜晚,山中突降大雨,气温骤降,几个人抱成一团躲在树下,有个干部因为恐惧在黑暗中失声痛哭。
作为领头人,郭鲲知道自己不能乱了阵脚,他带领大家来到相对安全的位置,靠着经验,终于成功带大家找到返回的路。当年在场、如今已退休的老干部朱宇这样评价郭鲲:“他到啥时候都是那个主心骨,再苦再难,有他就不怕。”
“该收的税费,必须依法依规收上来。”2002年—2007年,他联系当地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出台相关规定,督促企业安全经营、依法纳税。为防止私挖盗采,经镇政府批准,砟子分局联合相关部门在上下山重要路口设置检查站,对来往运煤车辆进行登记和检查测算。在到矿山摸排过程中,他和同事还一遍遍宣传安全生产、依法纳税知识。砟子镇煤矿企业全年纳税额从146万元增长到近6000万元,有力支持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钻到底”,是一种坚持
“你们下班先走,我再看看文件。”郭鲲多年养成的这个习惯,让他对各种新出台的税收政策规定如数家珍。
2015年,郭鲲被任命为白山市地税局所得税管理科科长。上班时间,他随身携带记事本,随时将遇到的新问题和不确定的业务记录下来,下班后对照政策文件研究学习,吃透一个问题就划掉一个问题。
他经常说:“业务科长要是业务不专,所得税管理工作还怎么干!”有一次在食堂吃饭,郭鲲突然表示要和青年干部一起学习考税务师。“当时我们都不看好,没想到后来他还拉着我们一起学习,结果几个人都考过了。”和郭鲲一起考取税务师资格证书的同事刘佩一回忆起这事,笑着说。
近年来,作为白山市浑江区税务局的主要负责人,郭鲲以“小切口”优化征管服务,做好风险应对、纳税评估等复杂事项。他总结提炼了“三步走”税收征管新举措,切实提高了基层税务部门“找税源、盯税源、管税源”的能力;主动优化纳税服务,开展办税服务厅适老化改造,预留涉税服务“慢行道”,为特殊纳税人提供精细化服务。
从税近30年,岗位在变、职责在变,但郭鲲的钻研拼搏从未改变。他从未放弃提升业务本领,用扎实的工作成效获得领导、同事和群众认可。
“敢攻坚”,是一种情怀
2020年,郭鲲担任靖宇县税务局的主要负责人。当时,靖宇县税务局负责该县5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郭鲲第一时间选派3名党委委员专职负责这项工作,给5个村派驻村第一书记,共安排驻村工作队队员17人。
一有时间,郭鲲就到帮扶村参与具体工作,很快就对5个村196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继红村位于靖宇县东南部,2020年时有贫困户38户68人,人均耕地面积少,农民年收入低,村集体收入基本为零。村中乡路是泥土路,条件很艰苦。
在5个帮扶村中,郭鲲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继红村,他想为村民寻找更多的致富门路。继红村地处长白山麓,地理条件适合种植中草药。2020年夏天,郭鲲自费前往“药都”安徽亳州,了解中草药市场行情,学习种植加工技术。
在那里,他感受到继红村中草药种植技术上的巨大不足,回来后多次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联系沟通。郭鲲的诚意打动了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中药学院副院长郑永春,郑院长多次带农业专家到继红村,现场指导村民进行中草药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有了先进的技术指导,继红村里先后建设了中药材加工厂和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油葵、蒲公英、菊花等1009亩,带动村民就业88人,人均增收6800元。
乡村振兴的路上一个人都不能少。村民李艳秋患腰椎间盘突出症20多年,家庭困难。得知这一情况,郭鲲给李艳秋家送粮送药、送生活用品。李艳秋干不了重体力活,郭鲲个人出资购买了4000元的菊花苗,帮李艳秋搞种植。现在李艳秋已经有3亩菊花田,绿油油的秧苗在黑土地里,焕发着增收致富的希望。
郭鲲说:“从穿上税务制服那天开始,我就是想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一路走来,郭鲲做过税收专管员、业务科室科长、基层单位“一把手”,他挥洒的汗水、奉献的热忱,造就了这位“省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