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就是:多想一点,多走一步

2024年11月18日 版次:06        作者:栾俊涵 孙艺嘉

“您的为人和处事方式我深感敬佩!”一封满载感激之情的信件,是纳税人缴费人对裴彬倾情服务的真诚反馈。与这封信一起被珍藏的还有9面锦旗和16封感谢信,它们是对裴彬从税16年来工作的最大认可。

今年42岁的裴彬业务能力拔尖,他曾历任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崇明区税务局个人所得税科科长、法制科科长,入选省局级个人所得税专业人才库、市局级业务标兵,曾荣获上海市税务系统立功竞赛三等功。但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纳税人缴费人开心的笑脸。

纳税服务从来没有小事

崇明岛距离上海市中心大约70公里,上海修政特设工程咨询事务所位于崇明岛,但事务所的负责人袁老先生家住市中心,已多年未登岛为事务所办税,一般都在线上办理。2023年2月,在办理纳税申报时,袁老先生对某项税收政策有疑问,多次给税务干部打电话,并通过微信沟通,但未能解决他的疑惑。

上海市崇明区税务局“企呼我应”涉税问题解决机制,正是为解决这类跨科所、跨层级的疑难涉税问题而设立。负责解决疑难问题的裴彬得知此事后,考虑到袁老先生的身体状况,决定带着政策上门。他在电话里对袁老先生说:“我明天就直接过来,当面给您讲解吧!”

第二天一大早,裴彬便带着他连夜梳理的一沓政策材料,驱车前往市中心袁老先生的住处。下车后,他揉了揉双眼,深吸了口气,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在老先生面前,裴彬耐心地讲解适用法律法规的“法理”、税费优惠政策的“事理”以及规范长远经营的“情理”。他的执着与专业最终赢得了老先生的理解与感谢,这才有了开头那封真挚的感谢信。

参加税务工作以来,裴彬的身影始终活跃在服务第一线。无论是牵头解决涉外企业复杂的汇缴问题,还是到偏远乡镇服务个体工商户,他都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做好“金牌讲解员”。裴彬说:“纳税服务从来没有小事,我们多想一点、多走一步,就能为纳税人解决大问题。”

扶助重点人群走稳就业路

上海市高等院校众多,大学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集中。平时,裴彬接触到不少大学生,一直想要帮助他们更顺利地就业创业。

2023年7月,听闻上海人社部门要开展首届“马兰花计划”创业培训时,他第一时间联系有关部门,带领崇明区税务局“兴税小明”志愿服务队骨干,全程参与创建崇明区首个院校就业创业服务驿站。

在驿站举办的两期培训班中,“兴税小明”志愿者向67名大学生讲解就业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与3名优秀大学生开展“新苗结对”一对一指导,提供跟踪服务,为创新创业赋能。

“裴老师贴心教我创业‘秘籍’,让我毕业后的创业计划更有谱了!”当时的大四学生小姜,在接受创业培训后对未来信心满满。最近,小姜创办的花卉园艺公司蒸蒸日上,创作的园艺作品在崇明环保园艺展、阳台花园展等赛事中屡获佳绩。

每逢崇明区政府举办招聘会,裴彬都会带领业务骨干到现场设立“政策加油站”,精准对接重点人群就业创业的涉税需求,向求职者和招聘企业提供税收政策辅导。2023年至今,服务团队累计辅导107户企业吸纳重点人群就业,帮助55名退役军人就业、2名退役军人创业。

“办税有难题,先找调解队!”

2023年6月,裴彬被调至崇明区税务局法制科工作。转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责任。为打通争议调解的“最后一公里”,裴彬牵头组建“兴税小明调解队”,调解队入驻崇明区的2个办税服务厅,至今已解决了30余项涉税争议。

2023年11月,上海久陆金属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女士由于在系统上操作不当,导致进项发票勾选失败,产生700余万元欠税。李女士焦急万分,火速赶往办税服务厅寻求帮助。“兴税小明调解队”了解情况后,立即找齐相关职能科室,与李女士商量解决方案。最后在“总局—市局—区局”三级迅速协同处理下,企业的系统数据得到纠正,误操作导致的欠税问题也妥善解决了。

“感谢各位老师积极为我们解决难题,我们企业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李女士对调解队说,“你们既专业又有人情味,以后办税有难题,我先找调解队!”

纳税人缴费人的每一件“小事”,都是裴彬眼里的“大事”。他说:“江河是由一条条溪流汇聚而成的,我要用心做好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