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羊绒的细腻柔软到羊肉的鲜美可口,再到羊皂的创新应用,一只羊,究竟可以做出多少文章?近日,记者来到陕西省榆林市,了解这里羊产业转型升级的故事。
榆林市近几年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打造出一条产业链条全、链主质量优、发展空间足的羊产业链。国家税务总局榆林市税务局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提升税费服务质效,为榆林市羊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羊绒:细腻之中见高端
榆林市子洲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资源禀赋上并不占优势,但当地养羊传统悠久。依托这一传统,子洲县大力培育出绒细白的山羊品种,引入龙头企业,建设产业园区,带领农民走出一条产业富民新路子。
走进位于子洲县的中欧国际乡村振兴产业园的车间,记者见到工人们正从生产线上“摘”下一团团白如云朵、轻如蝉翼的羊绒。据了解,该园区由5家企业投资4.6亿元建成,带动周边农村饲养超细绒山羊13.6万余只。去年,参与养殖的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增加5000元,达到1.6万余元。
陕西金山羊服饰有限公司是投资中欧国际乡村振兴产业园的企业之一,公司负责人王晓丹告诉记者,近3年来,公司享受出口退税324万元,享受各类税费优惠政策减免约3380万元,增加了现金流,有助于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链、推动生产模式转变。这些年,企业生产的羊绒品质出众,吸引海内外众多知名品牌的原料方来洽谈合作。
去年以来,针对园区涉及养殖、科研、加工、物流、农业主题文旅等多种类型企业的特点,国家税务总局子洲县税务局建立了“一户式”台账,组建线上线下全覆盖“帮办团队”,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发展方向等,量身打造涵盖政策辅导、政策推送、政策问效在内的全过程服务。截至目前,“帮办团队”在园区共提供上门辅导11户次,远程辅导32户次,靶向推送优惠政策80余次,解答涉税问题42个,协调解决共性问题3个。
羊肉:鲜美之中藏商机
榆林市横山区是“陕北白绒山羊”品种的诞生地,羊产业一直是这里的富民产业。这些年,横山区养羊业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截至今年10月,该区羊饲养量超过290万只,建成存栏2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651家,有万只养羊示范村30个、10万只以上养羊大镇6个。
“以前,我们的羊都是放养,收入低,现在村里搞起了规模养殖,每家每户的收入增多了。”横山区马家梁村养殖户马如贵说。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村里形成“村集体+公司+养殖户”的养殖模式,养殖户的涉税事项逐渐增多,税务部门针对常见的涉税费问题上门辅导,让养殖户享受到国家的好政策。
横山区香草羊肉制品公司董事长白成爱是横山羊肉品牌发展的推动者和受益者之一。她从小放羊,2006年创办公司,如今公司已发展成横山区羊肉制品的头部企业。白成爱对税惠政策感受颇深:“每次看到这一页页税收优惠红利账单,我就会回想起公司一步步的发展历程。今年以来,公司已享受增值税减免等各项优惠红利共计160余万元,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
羊皂:创新之中显智慧
在榆林市横山区,羊脂油的应用同样令人眼前一亮。据相关企业测算,过去,由于缺少先进的生产工艺,当地每年有50余吨的羊脂油被浪费掉。如今,经过原材料熬炼、皂化、出模、晾晒、检验包装等18道工序,羊脂油被制作成手工皂、洗衣液等产品,实现了变废为宝,附加值大幅提升。
横山区的德益羊羊工贸有限公司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企业。前不久,该公司生产的羊脂皂漂洋过海出口新西兰,目前正在积极开拓美国、新加坡等国外市场,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羊脂油的品质、环保、健康指标都比工业油脂强得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我们严禁添加任何香精、色素,并持续投入资金进行升级迭代。”德益羊羊公司负责人李新春说。
今年以来,横山区税务局精准聚焦企业涉税诉求,梳理企业涉及的税费优惠政策清单,组建“税惠到坊”服务团队,多次到德益羊羊公司进行辅导,讲解“六税两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等系列优惠政策,以税惠红利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我们公司正处于起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些税惠政策对我们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公司从2023年7月成立至今已享受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20余万元,我们要把政策红利进一步转化为产品创新的动力。”李新春说。
从羊绒到羊肉再到羊皂,一只羊被赋予了更多可能。下一步,榆林市税务局将继续聚焦全市羊产业由单一养殖向全产业链发展的目标,充分发挥“税惠到坊”的惠农、助农、兴农作用,进一步延伸税费服务触角,帮助企业更精准适用政策,获得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