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文化元素融入税宣直播

2024年11月27日 版次:03        作者:彭梦青 本报记者 周宁

“雕刻面具时,最富挑战性的就是对眼神的塑造,人物表情的喜怒哀乐要通过眼神传递出来。”说话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傩面具雕刻家赖明德正左手握铁凿,右手执小斧,动作轻缓而有力地修饰着傩面具的眼睛。 傩文化兴盛于民间,被一代代人继承发扬。湘东傩面具雕刻是傩文化的集大成者,造型沿袭古法,形象夸张生动,色彩醒目,在傩舞、傩戏中被赋予祈福消灾的寓意。2006年,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赖明德自15岁起开始从事傩面具雕刻,手中的刻刀一拿就是52年。赖明德传承了家族传统原生态傩面具古技艺,以宋代雕刻技艺为主,两个儿子赖光华、赖太平自小学艺,承继衣钵。赖氏祖传的《傩面具神谱》上有1240尊傩面具神像,赖氏父子用灵巧的手将数以千计的画像从神谱上还原成生动的面具。 得益于近年来当地政府对傩文化的保护及发展,赖家父子创立了江西省赖氏傩文化旅游管理产业有限公司。聊起创业初期,赖光华感慨:“多亏了税务部门联络对接,傩面具才打开了销路。” 了解到赖家三父子将绝大部分精力花在雕刻技艺的打磨上,公司缺少专业的运营人才,国家税务总局萍乡市湘东区税务局主动对接区委、区政府直播平台“湘东做东”,为该公司直播运营提供了机会。如今,赖光华和赖太平经常直播傩面具雕刻过程,传播老手艺背后的民间文化。 不仅如此,为助力非遗手艺人的“守艺”梦想,湘东区税务局发挥“文兰英劳模创新工作室”力量,协助对接销售渠道。同时,该局将傩文化元素融入税收文创和税宣直播,联合傩舞少年队摄制《傩娃说税法》视频……古老的傩文化也以新形态走进了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