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税务部门联合法院等职能部门和13个县(市)党委依法治县(市)办,建立集“税法普及、税情收集、争议化解、法律救济、法律咨询、风险防控”于一体的州县两级涉税费争议协调化解中心,推动争议及时就地就近化解。
“太好了,涉税费争议协调化解中心不仅帮助我们快速拿到了多缴的契税,还协调开发商把房屋装修款项以车位的形式补偿给我们,真是意外之喜!”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某小区居民代表李女士近日向记者表示。
这是国家税务总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称黔南州)税务局牵头多部门搭建涉税费争议协调化解中心(简称争议化解中心),通过“113+N”工作模式促进涉税费争议及时就近化解等的一个缩影。
全州层面部署推进税费争议就地就近化解
“这是州层面的跨部门联合行动。”黔南州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夏冬说。
据介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纳税人缴费人的诉求日益多元化,及时响应和化解涉税费争议是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方面。鉴于复杂的涉税费诉求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需要多方合力才能得到高效解决,2024年4月黔南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办公室印发《黔南州涉税费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实体化运行工作实施方案》,整合全州行政、司法和社会资源,探索实施“113+N”工作模式。
所谓“113+N”,就是建好一个中心、规范一套流程、打造三支队伍、完善N个机制。根据方案部署,黔南州税务局作为牵头单位,按照“党委领导、资源整合,政府指导、统筹规划,属地管理、源头化解,综合协调、上下联动”原则,联合法院、检察院、信访局、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障局和13个县(市)党委依法治县(市)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标准化建立集“税法普及、税情收集、争议化解、法律救济、法律咨询、风险防控”于一体的州县两级争议化解中心,努力实现涉税费争议及时就地就近化解。
目前,该局已推动建成贵州省第一个实体化运行的争议化解中心。争议化解中心按照疑难、复杂、简单三个等级,将问题和诉求分为ABC三类,明确“分流—推送—研究处理”的应对流程和各环节的部门职责,确保简单事项马上办、复杂事项争议化解中心办、疑难事项协同办。
为确保高质高效解决疑难诉求及争议问题,争议化解中心组织104名税收法治网格员、255名业务骨干、15名法律顾问、22名公职律师、95名社区人民调解员和行业专家等,打造税收法治网格员团队、中心专业化解团队、专家顾问团队“三支队伍”,形成强大的专业化调解力量。其中,税收法治网格员直接参与简单事项的处理调解工作;中心专业化解团队采取坐班制,负责诉求登记、受理、流转、反馈、回访等日常工作;专家顾问团队定期到中心“坐诊”,重点承接个性化和疑难杂症业务。
“除此之外,我们还跟法院、检察院、社保等部门建立了沟通协作机制,凝聚共治合力,推动多元协调化解工作常态长效。”夏冬说。
纵横联合推动问题解决治标更治本
随着这些举措落地,不仅很多涉税费诉求问题得到解决,一些相关问题也一并得到解决,赢得当事人高度认可。都匀市某小区居民解决问题的情形便是例证。
不久前,该小区28户居民来到都匀市政务服务中心,联合向税务窗口提出退还多缴契税的诉求。原来,该小区居民按精装房价格缴了契税,但只拿到了毛坯房,遂要求退税。
由于该诉求涉及多个部门,都匀市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将这些居民引导至县级争议化解中心,由税收法治网格员和公职律师进一步了解情况。与此同时,其他税务干部走访小区业主、开发商和住建局,并将调查情况上报至州级争议化解中心。考虑到该诉求涉及人员较多、金额较大,州级争议化解中心领导小组立刻将其提级为“A类疑难问题”进行督导处理,并组织税务部门、住建部门和房地产开发公司进行沟通协商,最终形成处理方案:住建部门组织房地产开发公司将房屋精装修款项与原购房款进行区分,与业主签订补充协议并重新备案;税务部门按照备案后的补充协议中注明的房屋价格为业主办理更正申报,并将多缴税款部分退还业主或者用于抵扣办理车位产权证的税款。
在州县两级争议化解中心协调下,该小区326户居民的契税更正申报及关联问题在7天内均得到妥善处理,收获该小区居民一致称赞。
情理交融有效提升税法遵从度
“‘113+N’工作模式是税务机关充分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有力体现,它通过力合、事合、心合让纳税人缴费人口服心也服,最终达到人和的效果。”黔南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丁毅评价道。
据了解,“113+N”工作模式的理念是说清事理、讲明法理、兼顾情理,通过调动多元参与,让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争议化解中心运行以来,我感觉到解决税费争议问题的速度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纳税人对税务执法的配合度和税法遵从度也提高了。”福泉市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分局长、税收法治网格员李仕春表示。李仕春举例说,自己所在分局近期检查发现,某砂石企业3年前取得一块耕地但一直未申报缴纳耕地占用税。导致该问题的原因是,企业负责人取得土地后未将相关情况告知财务人员。在收到《税务事项通知书》时,企业负责人对加收滞纳金表示疑惑。化解团队随即分步与其沟通:先由税收法治网格员上门讲解有关耕地占用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加收滞纳金等的规定;再由专家律师顾问团队上门说明不遵守税法规定面临的后果,并帮助企业制定先缴纳本金,使滞纳金停止计算的缴纳方案。“经过细致讲解,我明白为什么要补缴滞纳金了,看来以后得加强税法学习了。”企业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