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
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总是穿着一身打着补丁、洗得有些发白的军装,他白天练瞄准、趴靶场,晚上自我加压,练举枪、压子弹,右侧肩膀顶枪托的支撑处总是淤青,双手时常被打热的枪管烫起血泡,但这种不服输的韧劲也让他迅速成长为业务尖兵。
转业后,父亲在供销部门工作,曾任单位的基建处处长。当时单位的一项拆迁改造项目,涉及楼宇的规划设计、建筑施工,也涉及百余户家庭的拆迁回迁,是一项复杂的大工程。那时候,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必须按照政府的政策,为老百姓秉公办事。”在项目工作中,父亲对于请他“关照关照”的礼品礼金一律给予回绝,严格按照政策和规矩办事,对大家一视同仁。
“请你吃饭也不去,给你东西也不要,我们打心眼儿里佩服,这才是党的好干部!”时至今日,小区的住户遇见父亲时依然会热情地打招呼。也正是在这种清廉家风之下,我们做子女的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努力成为和父亲一样的业务“尖兵”,也成为像父亲一样清廉正直的人。
在工作中,我总是力争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我所在的税务所理论学习完成率、政策落实率总是位居全局前列,所在党支部被评为市级“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示范点”。我带领税务所全体干部开展“为纳税人解决十件实事、为基层干部解决十件实事”活动,并且恪守廉洁从税的底线,对于管户托人送来的礼品礼金,以及通融办理涉税业务“打招呼”时,均毅然回绝。近三年,我所在的万泉税务所培养的青年干部先后获得“沈阳市税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大东区“最美家庭”、业务大比武能手等荣誉。
如今,我家中还珍藏着父亲的军衣和曾打过的空弹壳,还有别在军装上的党员徽章。我也常常给我的女儿讲述外公的故事,教育她从小勇于立志、自立自强、一身清白。我始终深信,身教重于言传,身体力行便是最好的家风。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沈阳市大东区税务局万泉税务所所长,曾获评沈阳市税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其家庭获评沈阳市“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