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依法治税需要进一步严格执法

2024年12月04日 版次:05        作者:翟继光

深化依法治税,应在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的前提下,合法合理地确定纳税人权利义务和责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类经营主体对税务机关严格执法、规范执法、精确执法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依法治税。近年来,各级税务机关通过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有效运用说服教育、约谈警示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不断提升税务执法刚性和精确性,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做到了宽严相济、法理相融。

深化依法治税需要税务机关进一步严格执法。法律本身是公平正义的体现,只有严格执法,税法规定的各项制度才能实现其预期目标,纳税人之间才能真正实现公平。有观点误以为,从严执法可能增加企业税收负担,事实上恰恰相反,对税收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是不公。这不仅不能优化营商环境,还会使守法合规经营企业的发展受损,进而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后果。严格执法也不意味着对纳税人违法行为均从重处罚,或者对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均从严把握,而是在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的前提下,合法合理地确定纳税人权利义务和责任。在纳税人违法行为符合“首违不罚”或者从轻处罚的要件时,不予处罚或者给予从轻处罚也是严格执法的体现。

深化依法治税对纳税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税法的专业性比较强,企业在遵守相关制度或者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时,有时会对细节性问题把握不准,需要税务机关提供相应的纳税服务,主动为纳税人送税法、送政策,帮助纳税人发现涉税风险、化解涉税风险,避免企业因对政策理解错误、把握不准而违反税法,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深化依法治税有助于企业树立合规经营意识。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守法合规经营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企业充分了解违法违规的风险和责任,牢牢树立守法合规经营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税务机关深化依法治税与引导企业合规经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依法治税目的是促进企业合规经营,税务机关深化依法治税需要取得经营主体的支持与配合,而企业合规经营需要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税务机关只有依法治税,才能为企业树立守法合规的导向,通过二者的有机贯通,最终实现在引导合规经营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依法治税。

深化依法治税有助于进一步规范税收法律制度。税务机关在税务执法过程中,若发现执行的税收法律制度存在不公平或不合理之处,应当及时向上级机关报告,由有权处理的机关对相关税收法律制度进行研判,并在必要时及时作出调整和完善。在有权机关未对相关制度予以调整和完善之时,税务机关仍应严格执法。笔者认为,在相关制度仍然有效时,一视同仁地执行该项制度,本身就是公平合理的体现。即使相关制度被有权机关予以修正或者废止,也不能轻易得出该制度不公平、不合理的结论。因为任何制度均有其适用的时空环境,在当时的时空环境下,该制度是公平合理的,但在目前的时空环境下,有可能有失公平合理,因而需要修正或者废止。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