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信息处理和应用技术。近年来,各地税务机关不断丰富实践探索,把GIS更多地应用于税收治理,使其成为智慧税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助GIS,将税源地名地址等原本平面、非空间化的信息升级为立体、空间化数据,重新定义了税务位置及范围、税务地理信息地图符号、税务地名地址采集等涉及税务地理信息的数据标准和规范。配合卫星图像、无人机调查、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GIS能够准确定位、分析纳税人及其生产要素的分布和流动轨迹,跨越地域、税种和纳税主体的限制,辅助跨区域精准监管与分析。
GIS为税务机关提供空间化、实景式的管理手段,改变了传统的管税模式。例如,通过绘制税务地图,准确划定财产税源边界,识别应税和免税财产,定位潜在收入来源,准确评估税收区域间发展趋势和因素,促进横向和纵向税收公平。又如,在地图上整合所有涉税数据,实施精准监管和可视化分析,杜绝漏征漏管。
GIS提供的视觉和空间数据也更多地应用于优化纳税服务。例如,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的“粤税通”小程序,可根据实时定位提供办税地图和推荐线下实体办税服务厅等。
在深化税收改革方面,应进一步深化GIS应用。例如,在推进地方附加税改革、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优化绿色税制等一系列重要举措中,可以利用GIS提供可视化决策支持,促进改革措施精准实施。可融合高清地图、实景三维等数据,助力加强跨时空、立体化的税收分析和纳税服务。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