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批准启动全球税务公约正式谈判
综合媒体报道,联合国大会11月27日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决定开始联合国国际税务合作框架公约正式谈判。决议确定从2025年到2027年中期每年在纽约和内罗毕举行3场谈判会议。核心目标包括建立一个能够持续应对现有和未来相关挑战的国际税务合作治理体系。各国承诺确保公平分配征税权,包括对跨国企业的公平征税,并解决高净值个人的逃避税问题,确保对他们有效征税。
英国一项研究称该国对企业增税计划或导致13万人失业
综合媒体报道,一项分析显示,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计划对企业增税26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397亿元),如果企业主选择通过减少就业来转嫁负担,可能会导致多达13万个工作岗位流失。研究发现,如果企业主通过减少工作时间来应对雇主国民保险缴款的增加,失业率可能会上升0.4个百分点。如果他们转而提高价格以保护利润率,增税生效的一年后,英国的通胀率将上升0.9个百分点。这项研究结果增加了里夫斯的压力,她在10月30日的预算中宣布了400亿英镑的增税计划,受到商界批评。
丹麦将推出税收激励措施吸引外国影视拍摄
综合媒体报道,丹麦已批准推出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国际电视和电影拍摄。由于缺乏税收优惠,丹麦在吸引国际电视和电影拍摄方面一直落后于法国、德国和捷克等欧洲国家。从2026年开始,丹麦每年将提供1.25亿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1.28亿元)的激励资金,对符合条件的费用将给予25%的退税。丹麦制片人协会新任主席尼尔森表示,新的激励措施得到了许多创意人士和业内人士的支持。
日本将于2026财年修改海外游客免税规则
综合媒体报道,日本计划从2026财年下半年开始实施针对外国游客的新免税制度,旨在打击日本免税商品的非法转售。目前,外国游客购买超过5000日元(约合人民币241元)并且在国外使用的商品,免征日本10%的消费税。日本政府去年已决定把免税制度改为出境时确认所购商品并退还税款的方式,何时实施一度成为焦点。为了执行新规定,全国各地的机场和港口都将安装跟踪和核实免税商品购买历史的设备。报道还指出,如果外国游客从日本邮局邮寄免税商品,将失去免税资格。
马来西亚考虑减税以建设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中心
马来西亚今日商业网11月26日报道,马来西亚种植和商品部考虑采取多项税收优惠措施,以吸引投资者在马来西亚建立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生产中心。种植和商品部部长强调,鉴于马来西亚是世界第二大棕榈油生产国,马来西亚有潜力成为全球领先的SAF生产国。种植和商品部正在与投资、贸易和工业部合作制定一份国家战略文件,以支持马来西亚的SAF生产和消费。
在越南运营的电商巨头2025年7月起适用新的增值税规则
路透社报道,越南议会11月26日批准了税法的修改,要求外国电子商务平台的本地运营商缴纳增值税,同时呼吁政府取消对低成本进口商品的免税政策。修正案将对外资主导的电子商务行业造成打击,该行业受益于增值税豁免和自2010年以来实施的规则,该规则规定价值低于100万越南盾(约合人民币286元)的进口商品免征关税。修正案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标准增值税最高税率将从目前的8%提高至10%。
(刘月整理)
人工智能成为推动能源行业转型的关键工具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研究报告提出,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成为改进各国能源生产、分配和消耗方式的关键工具。一是利用AI进行有效的政策设计。与传统政策制定手段相比,AI能够构建多样化的场景,预测可再生能源激励措施在不同行业中的影响,优化政策的影响力和成本效益,使得政府支出得以实现最小化,并将资源有效调配至其他关键领域。二是AI助力清洁电力系统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集成,优化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源这些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性能,准确预测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并通过实时数据分析显著增强电网的稳定性。利用AI改进电网管理的典型范例是集成虚拟发电厂系统,澳大利亚和印度已成功利用这个系统统筹可再生能源发电。
(阿里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