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陈思思 黄旭丽 记者周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今年5月起推出漆器专题展——“丹漆海昏”,截至11月底,共吸引游客184.9万人次,同比增长69.32%。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汉代侯国都城聚落遗址。遗址内的核心部分是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及其部分家庭成员的墓地。自发掘以来,海昏侯墓出土漆器约3000件,是江西汉代漆器的首次大规模出土,也是全国西汉漆器出土最集中、最系统的一次。“丹漆海昏”展览吸引了众多游客,博物馆运营方江西省海昏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向税务部门反映发票开具量剧增的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南昌市新建区税务局立即对接企业,为景区票务系统升级和发票开具等涉税事宜提供帮助。“在税务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不仅提高了发票开具额度,还测试了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系统。新系统的推行,既能帮我们节约成本,又能更好地服务游客。”该公司总经理彭正胜说。
在中国漆艺史上,江西漆器被奉为漆器的北斗之尊。其中,尤以“鄱阳湖畔的黑宝石”——上饶鄱阳脱胎漆器最为耀眼。它集刻漆、填彩、隐画、镶嵌等多种巧妙工艺于一身,呈现出绮丽绚烂的图案。但因其技术难度高、短时间难以取得经济效益,曾一度面临淡出市场的危机。
2007年,脱胎漆器传承人李波生成立了鄱阳县饶州脱胎漆器有限公司,按照市场需求不断改进工艺,丰富产品种类。“漆器制作周期长,前期需要持续投入。近3年我们享受小微企业税收优惠5万元,解决了我们一年的店铺租金。”李波生说。如今鄱阳脱胎漆器被更多人知晓,2011年,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眼下,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关注漆艺事业。“95后”邱石发大学毕业后在江西客家博物院漆器研究中心创建了自己的漆艺工作室。“目前有超过70名漆艺爱好者跟着我们学艺。创业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很多支持,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政策让工作室在起步阶段‘零缴税’。”对于未来发展,邱石发充满希望,“我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有更多人了解和爱上漆艺。”
鹰潭市余江区的木雕漆艺历史悠久,有史料称,余江木雕随着汉唐北方移民南迁而兴,至明清而极盛。鹰潭市余江区现有百余家木雕漆器企业,在国际上亦享有盛誉。江西喜达木雕漆器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木雕漆器出口的龙头企业,主要生产销售佛龛等木雕漆器艺术品,今年前10个月出口额达3000万余元。
鹰潭市余江区税务局优化出口退税流程,推行无纸化申报。目前,资信良好的一、二类企业,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已提速至1个工作日以内。该局强化出口退税风险的防范机制,深化与商务、海关、银行等部门的多方协作及信息共享,确保出口退税“退得快”的同时“退得稳”。
“公司近两年办理600万余元出口退税。”江西喜达木雕漆器有限公司的出口量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财务负责人罗宸清说,“公司是A级纳税人,享受‘绿色通道’服务,退税业务办理便捷,税款到账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