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有效管用的人才培养实践营地

2024年12月11日 版次:06        作者:罗子东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税务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打造税务人才培养新平台。聚焦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建设,分级建立税务人才能力提升实践营地”。在税务系统打造人才培养实践营地,既有助于集中骨干力量实现项目攻关,更能通过实践锻炼、以干促训,培养专业型、实战型人才。结合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创建有效管用的人才培养实践营地,应注重以下几方面工作。

找准合适赛道。税收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每个领域、每个线条都需要人才支撑。创建一个有影响力的实践营地,应坚持优势导向,找准找好契合自身实际的“专属”赛道。例如,广东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外贸经济发展活跃,国际税收业务集中,以国际税收为方向打造实践营地更具资源优势和先天基础。在实践营地建设中,还应提升规模效应,避免“一窝蜂”扎堆开展同质化建设。同一层次同一业务方向的实践营地应控制一定数量,鼓励差异化发展,区分业务事项、实践对象、目标定位和地区特色,形成资源整合又良性竞争的良好局面。

给予组织保障。实践营地从萌芽成立到壮大成型,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这期间组织给予的支持保障不可或缺。实践营地成立初期,往往面临软硬件条件不足、可借鉴经验欠缺、产出成果较少、团队成员工学矛盾等困难。应通过软硬件配套保障、专家骨干加强指导、给予充分探索和容错空间等方式,帮助初创团队成长。同时,注重构建系统性、长远性实践营地建设规划和工作机制,从制度上、经费上、人力上保障营地运行,配套出台营地工作规范,促进营地规范化建设。

坚持问题导向。实践营地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实践”二字,实践营地与税费业务深度融合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应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税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为目标,聚焦主责主业,主动承接、积极参与重点项目和任务,发挥人才集聚优势、业务钻研优势和前沿技术优势,常态化推出实践锻炼攻坚产品。例如,智慧税务方向实践营地可以积极为各业务线条构建风险模型,稽查方向实践营地可以开设实战演练课程、制发案例选编等。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