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规范,越安心

2024年12月13日 版次:06        作者:本报记者 阚歆旸

■记者手记

“规范”,回顾整个采访过程,这是受访业内人士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通常在项目接近尾声时开展。一个项目短则2年—3年,长则5年以上。如果从项目开发就重视规范,那么,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增值税清算环节就会“清清爽爽”;否则,无论税收优惠力度多大,也可能无法合规“落袋”。正如一家房地产企业税务总监所言,土地增值税清算,越规范,越安心。

这种规范,直接体现在财税处理上。房地产开发企业要严格执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税法相关规定,尤其是要合理设置成本对象。在实务中,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未按照会计准则或者《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设置成本对象,而是将一个项目直接作为一个成本对象进行核算。这样粗线条的设置,可能会减少企业当期的会计核算工作量,可以暂时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但是下一步企业的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采访中,一个典型案例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项目,会计核算中将其作为一个成本对象进行核算。该项目下既有普通住宅,又有非普通住宅,其中普通住宅是精装修交付标准,非普通住宅是毛坯交付标准。直到土地增值税清算审核时,企业财务人员才发现,精装修成本属于普通住宅的专属成本,随即抓紧向税务机关提供了精装修合同、发票、付款记录以及普通住宅销售合同等,最终将上述事实与主管税务机关解释清楚。该房地产开发企业如果从一开始就合理划分成本核算对象,上面的情况不会发生。

这种规范,更要体现在业务本身上。目前,部分企业财务人员的注意力仍然只停留在资金方面,很少深入到房屋造价、合同签订、产品销售等业务层面,导致财务与业务相分离。面对税务机关的询问,企业财务人员很可能“一问三不知”。对此,企业财务人员应该全面熟悉开发项目整体规划,做到心中有数;将产品销售台账作为重要的资料予以保存,以便准确掌握项目销售进度,进而确定土地增值税清算时间点;深入了解房屋造价,能够有效减少成本核算错误;对建筑安装合同中的涉税条款进行审核,确保条款合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