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何爽 通讯员蔺敬帅)截至目前,吉林省今年已有超17万户企业在税务部门的提醒下成功修复了纳税信用,其中2万多户企业实现纳税信用等级提升,近3400户企业的纳税信用级别提升至A级。
今年以来,吉林省税务部门围绕税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拓展纳税信用应用场景,推动企业养成依法诚信纳税的自觉、守信主体信用获得感逐渐增强。据统计,2024年底吉林省A级信用等级纳税人近2万户,同比增长46.83%。
据了解,为办好“信用修复一件事”,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在提供“事前辅导”“事中提醒”“事后修复”全程服务的基础上,依托纳税信用修复规则,选派业务骨干为失信企业提供信用修复“一站式”帮办服务,帮助失信主体及时纠正违法失信行为,重塑良好信用。
吉林省某实业有限公司之前因为存在“未按税务机关处理结论缴纳或者足额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情况,导致纳税信用级别直接被系统判定为D级,在发票领用额度、融资等方面都受到限制。“税务部门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派出干部向我们解读纳税信用管理相关规定,让我们认识到了纳税信用重要性,并在税务干部的辅导下纠正了失信行为,成功修复了纳税信用。”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刘先生说。
为帮助纳税人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吉林省税务部门打造“税商银企”合作新模式,开展“千名行长进万企”活动,与22家银行开展合作,今年累计帮助9.06万小微企业获得贷款426.4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