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一边

2024年12月16日 版次:07        作者:王会亮

一条羊肠道,铺满青石板……

三十年前,姐从师范院校毕业后,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小山村。“咋又回到了山窝里?”娘不解地问。“山窝里也需要文化呀!”姐不紧不慢地说。“山窝里能有个啥出息?”爹忿忿然。姐不愠不火,脸红红的。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是姐人生的写照。

姐能歌善舞,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山村的教室就有了天真的歌谣和快乐的舞蹈。“这闺女,胡教!不教娃娃识字,光知道唱呀跳呀!”村民你一言,我一语。

姐不说话,只是笑笑……“不,姐姐教得好!”孩子们都喜欢亲近她,大山里的课堂除了读书声,还多了欢声笑语。笑声中,藏着姐对孩子实现梦想的期待。

期末考试揭榜,姐的班考试成绩全乡第一。“有两下子!”村委会主任竖起了大拇指,村民们笑开颜。原来山窝里的娃娃也能有出息!乡亲们送来了大把大把的糖果。

“来,都尝尝!”姐说,她叫来了自己培育的“小花朵”。一群小家伙,吮着,嚼着。姐笑了,她看到远处山边飘来的烟霞,绚烂而充满朝气。

姐爱笑,是与生俱来的性格,但也有流泪的时候。在城里工作的对象来信了,姐欢欣不已。读信时,渐入黄昏。“我向往城里生活,你甘于山村教育。我们还是分手吧!”信中这样写道。那一晚,姐泪花泡月影,哭了整整一夜,哭肿了那双好看的眼睛。但对于信里的内容,她绝口未提。第二天,姐仍然走上了讲台,教室再次书声琅琅……

次年春,满坡的映山红如火一般热烈,姐被调到了山的那一边。姐走的那一天,全村的人都来了。“姐,你还会回来教我们吗?”山里的娃娃拽着姐的衣襟,满脸的泪珠子。“会的,一定会的。”姐的泪水浸湿了乡亲们的心……

山的那一边,一定是城里了吧,村里人猜想。“这闺女,这下享福了!”乡亲们说。爹娘也这么想。

山的那一边,其实还是山。姐在那里一待就是近三十年。

每年春节,总有许多年轻人相约回来看望姐。他们都尊称姐为“王老师”。

这时候,王老师的笑,暖暖的,是幸福的笑,满足的笑。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平陆县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