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重点,靶向施策

2024年12月17日 版次:06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天水市税务局局长 胡斌

■税案评析

本案是一起商品混凝土生产销售企业隐匿收入逃避纳税案件。涉案企业通过私人账户收取产品销售款、虚假申报的方式,隐匿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

案件查办过程中,检查人员在现场核查收获不大的情况下,针对企业生产特点,结合原材料等生产要素,通过对企业生产电耗、产量进行核查测算,对企业资金流和收入进行针对性核查、对下游购货用户实施调查,最终用翔实证据,确认企业存在隐匿收入、偷逃税款违法行为,使案件得以破获。

本案的顺利查办,为税务检查人员查处类似涉税违法案件提供了可参考的思路。

一是针对企业运营特点,找准关键环节。一些行业和企业由于资源供给、生产工序等方面的特殊性,往往有其独特的经营模式。检查人员在对这类企业开展税收核查时,如果能够结合行业企业特点,找准关键环节,有的放矢实施核查,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快速推进查办进程的效果。

本案中,在现场核查未能提取企业历史生产数据的情况下,检查人员抓住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以销定产这一关键环节,通过企业电耗、原材料投入产出核查和销售收入调查等一系列针对性核查,查清企业隐匿的收入、确认了真实产量,从而解开了涉案企业低毛利率的谜题。

二是加大外围调查力度,完善证据链条。本案检查组在调查测算企业真实产量的同时,加大了外围调查力度,结合企业异常涉税指标,对企业和关键涉案人员的同期资金收支情况进行了彻查,并从银行流水中发现涉案人员用个人账户收取货款的端倪,随后一路追踪,通过调查核实付款方身份,确认交易内容等调查活动,进一步完善证据链条,使涉案企业面对证据无话可说,只得承认其瞒报收入、逃避纳税的违法事实。